陕发改办复〔2017〕201号
中国民主建国会陕西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加快推动我省企业海外并购的提案》(第2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海外并购类别及特点
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走出去”实施海外并购,期望在短期内突破能源资源瓶颈,迅速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我省企业的并购类别有三类;
第一类是能源资源类,代表企业有陕西有色集团、陕西延长集团、陕西煤业集团等。该类并购项目数量最多,涉及金额最大,但由于投资周期较长,综合效益尚未显现。
第二类是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业,代表企业有西安炬光科技、西安陕鼓动力、陕西炼石有色等。该类并购项目实施数量和收购金额次之,技术整合初见成效,如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光学、耦合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延伸了产业链,扩展了产品应用领域;陕鼓动力通过收购提高了技术竞争力,可以向客户提供更优化的工业压缩机+驱动汽轮机的综合解决方案。
第三类是房地产,代表企业有西安市宏峰实业、陕西海纳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等。该类并购项目实施数量和收购金额最少,但经济效益显著,多数企业短期内获得了稳定现金流。
二、我省支持海外并购的相关政策措施
海外并购是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方式。2015年以来,我委会同省商务厅、省外办、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等部门对全省 “走出去”的产业基础和条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梳理分析,研究出台了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配套文件,广泛建立了“走出去”合作机制,具体如下:
一是2016年1月,我委牵头起草并由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6〕6号)。该文件提出拟设立省级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基金,注重基金与无息、无偿援助资金、“两优”贷款、商业信贷资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配合使用,提升企业实施境外投资项目的筹资能力。目前,我委正在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基金筹备方案。
二是2016年3月,我委推进我省与国家发改委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委省协同机制,通过中央部门与地方联动,支持陕西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进一步提高陕西省开放水平,推进陕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积极将我省纳入国家发改委推进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莫桑比克等三个国别产能合作对接组合工作安排,广泛建立了工作交流机制,畅通了信息渠道,促成重大项目落地。2016年11月,我委牵头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等央企搭建产能合作平台,借助中国交建全球优势经营网络和与各国政府的良好关系,推进我省境外园区及重大产能合作项目建设。
三是我委与国开行陕西省分行、中信保陕西分公司、中行陕西省分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了信息共享机制,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法律、金融、财务、项目管理以及相关培训服务。仅2016年,我委联合中信保陕西分公司组织各类“走出去”研讨会、项目对接会、一对一帮扶会等达到了30多场。2016年底,我委又联合中行陕西省分行举办了陕西省企业境外发债研讨会,鼓励企业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拓展海外融资通道,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走出去”。
三、相关建议的后期落实
贵会就推动我省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出的六点建议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加快推进我省企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我省企业并购项目规模偏小除了经营不善、体制机制不活、缺乏国际化视野、融资较难等原因外,基于中西方文化的后期整合能力不足也是制约“走出去”发展战略重要瓶颈,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熟悉国际商业规则的外向型人才。下一步,我委还将牵头研究制定我省“十三五”国际产能合作指引方案,所提建议也会在文件制定过程中积极研究吸纳。感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欢迎继续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