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8〕36号
王苑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避免特色小镇建设同质化的建议》(第23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我省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您的建议非常合理和及时。
我委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发展,2017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因地制宜、产业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产城融合,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新载体、促进创新创业新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新支撑、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出现简单模仿,照搬照抄浙江经验,大干快上,层层加码。我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地区小镇建设的水平差距较大,也存在创新不足、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在产业特色、建筑风格和小镇整体风貌上没有体现地区差异性,正如您的建议所言。201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共同印发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意见》指出,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避免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要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防止内容重复、形态雷同、特色不鲜明和同质化竞争。
目前,我委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会同省住建厅制定落实《若干意见》的政策措施。同时,我委开展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研究,结合我省关中、陕南、陕北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发展基础,提出了我省特色小镇的规划布局构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您和各位代表的意见建议,将产业特色作为我省特色小镇评审的重要标准。按照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等不同类型进行统筹布局,分类指导,推进包括商贸物流、科技教育、特色制造、能矿资源等多种类型的特色小镇同步发展,特别是依托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同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小镇。配合省旅发委等部门,充分挖掘我省古遗址、宗教文化、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突出体现历史文化元素的风貌塑造。配合环境保护厅等部门,严格禁止特色小镇建设破坏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森林公园等区域,严把特色小镇产业准入关,防止引入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我委工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