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8〕185号
中国民主促进会陕西省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陕西省特色小镇发展的几点建议》(第3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我省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贵单位的建议非常合理和及时。
我委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发展,2017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因地制宜、产业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产城融合,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新载体、促进创新创业新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新支撑、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盲目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有些地区抱着抢抓国家政策红利和多报的心态,大干快上,层层加码。我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地区小镇建设的水平差距较大,也存在创新不足、定位不清等各种问题,正如贵单位的提案所言。201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共同印发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意见》指出,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避免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统筹考虑综合债务率、现有财力、资金筹措和还款来源,稳妥把握配套设施建设节奏。
目前,我委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会同省住建厅制定落实《若干意见》的政策措施。同时,我委开展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研究,结合我省关中、陕南、陕北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发展基础,提出了我省特色小镇的规划布局构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贵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我省三大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按照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金融创新等不同类型进行统筹布局,分类指导,推进包括商贸物流、科技教育、特色制造、能矿资源等多种类型的特色小镇同步发展,特别是依托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同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小镇。同时,配合省旅发委等相关部门,充分挖掘我省古遗址、宗教文化、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通盘考虑发展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尽量避免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的同质化竞争。积极引导陕文旅、曲江文旅、陕旅集团等具有丰富文化旅游开发经验的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提升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积极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加强与特色镇创建项目对接,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从规划编制阶段就积极引入开发性金融参与做好系统性融资规划。
感谢贵单位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贵单位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我委工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