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8〕199号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早日实现“陕西蓝”的几点建议》(第9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治污降霾是省委省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头号工程。为推进该项工作,4月22日,省政府印发了《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对今后三年治污降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建议提出的突出治理重点、实施“电化”“气化”、关注重点领域、健全完善机制的四条措施切中肯綮,与《三年行动方案》的治理措施、实现路径相契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导性。为早日实现“陕西蓝”,按照《三年行动方案》和即将印发的《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7-2021年)》,我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削减关中地区燃煤消费总量。燃煤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燃煤设施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压减燃煤消费量是控制该污染源的主要手段。今后三年,我委将加强节煤改造,严控新上耗煤项目,加强散煤治理。整村推进农村居民、农业生产、商业活动燃煤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关中地区每年削减燃煤500万吨。
二、推进冬季清洁供暖。形成城镇地区以热电联产、燃气锅炉集中供暖为主,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等分散式供暖为辅的清洁取暖格局;农村地区将综合采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加快替代散烧煤取暖。具体来讲,一方面将热电联产作为基础性热源大力推进,从2018年起,用三年时间全面推动1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供热改造,实施跨区域中长距离供热工程,充分发挥现役燃煤机组供热能力,对覆盖范围内的化石能源热源点全部关停或转为调峰备用;另一方面,在落实气源气量前提下有序推进天然气供暖,推进新建取暖设施用气,加大现有燃煤锅炉天然气置换力度,在具有稳定冷热电需求的楼宇或建筑群,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三、保障天然气有序供应。冬季取暖季气源供应不足是我省清洁取暖的短板。为此,一是加快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大力支持西气东输三线、新疆-广东-浙江(煤制气)、鄂尔多斯-安平-沧州等国家级输气管道建设,最大力度争取在陕新增输气能力;同时,加快省级输气管道建设,2018年开工建设铜川至白水至潼关、留坝至凤县、商州至山阳等输气管道,2020年建成西安至安康输气管道,适时开工建设陕北至西安输气管道、天水至宝鸡输气管道。二是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在靖边气田中西部规划建设地下储气库项目;扩建杨凌省级LNG储气调峰项目,新建1座5万方LNG储罐,储气能力3000万方,力争2019年建成;按照国家关于储气调峰设施规模的有关要求,各市中心城区、县城及重点镇部署建设一批城市应急储备调峰站。三是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成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西安国际港务区(生态区)、咸阳机场T5航站楼分布式能源项目。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