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7-22

陕发改办复〔2019〕93号

孙守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建议》(2019年第73号)收悉。您在建议中指出,虽然我省在生物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自然地理优势和科技研发优势,但缺乏具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的资本支持不足,技术研发转化较弱,资源信息及实用性不够,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市场人才、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

    我们在生物产业相关的调研中也发现,我省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且有下降趋势;龙头企业少,集约程度低,缺乏拳头产品;产业化投入不足,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科研与产业化衔接不紧密;人才的引进、使用、保留环节机制以及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融资方式渠道窄、门槛高、协调难,限制了企业发展;政策统筹支持不够,统筹协调机制欠缺,多头领导,推进产业发展力度不足。

    您建议我省明确相关部门牵头,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采用集群培育壮大生物产业;设立种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改善产业融资环境;建设西部生物研发中心、西部生物工程菌种库、生物开发资源研发中心,解决农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设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您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切合实际问题。

    近年来,我省通过省级科技计划在我省特色农业、生物技术、疾病防治、中药材种植、药品研发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熟技术应用示范,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推动了我省生物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我省在生物产业领域共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其中有:“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业与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等。我省有关部门对省级重点专家在出入境、居留、医疗、保险、住房、税收、薪酬等方面享受特定政策和待遇。同时,也积极支持我省科教专业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学习,提升科教人才国际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虽然我省相关部门针对生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工作,但在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产业规划编制及协调、特别是融资环境及资金支持方面工作力度不够。我们将在做好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加快生物工程应用,推动生物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我省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我委将在生物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中,注重您提案里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感谢您对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如您还有更多的建议,欢迎及时沟通衔接,我们将认真研究、学习、吸收、采纳您的建议。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6月27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