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9〕190号
王润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铜川发展“飞地经济”的建议》(第5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有关省(市、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土地、技术、管理等资源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共同参与园区建设和运营管理,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合作各方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一、政策支持
我省关中地区着力推进五个协同。一是创新协同,统筹人才团队、平台园区、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的互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产业协同,通盘谋划关中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差异化分工配套协作,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产业集群。三是园区协同,充分发挥西安科教资源优势,完善推广高新区“托管”“飞地”和离岸孵化等机制。四是金融协同,把现代金融植入产业发展体系中,建立全链条创新创业基金,努力破解产业发展的金融瓶颈。五是政策协同,加强各级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对重大项目示范工程合力支持,推动自创区、全创改和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复制推广。
二、项目支持
国家支持在各类对口支援、帮扶、协作中开展“飞地经济”合作。铜川与结对市盐城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支持结对双方共建飞地园区,加强产业合作,引导企业参与,促进产业转移,积极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就业。苏陕“区中园”铜川盐城经济合作园成功引进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落地并开工建设。
三、推动铜川发展“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三五”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保障机制---强化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加快构建关中地区科技资源统筹网络,推进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的共享共用。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统筹使用全省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关中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倾斜支持“飞地”园区建设。为加强区域统筹协调,不断优化发展布局,我委已建议国家发改委出台专门针对“飞地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飞地经济”发展长效常态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指导、项目支持和对口帮扶;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飞地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支持飞地园区产业链和相关飞地企业项目。下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支持铜川与西安高新区共建“飞地”经济产业园并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飞地”示范园区。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