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9〕134号
张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五新”战略新动能的建议》(第43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提案中鲜明地指出了我省培育新动能的短板和问题,提出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我委将积极吸收采纳。
一、关于“推动能源产业升级”的建议。今年以来,我委深入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坚持高端化发展,认真筹备第十七次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汲取神木“1.12”矿难教训,开展煤矿安全大整治,能源产业发展整体稳定。一季度,全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下降10.6个和11.8个百分点。其中原煤产量减少1849万吨、下降14%,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个百分点。能化投资总体稳定,同比增长9.2%,与全省投资增速持平,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工业增长-5.2%,化工工业增长81%。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守安全底线,督促煤矿尽快完成整改,加快复产复工验收,5月底前符合条件的煤矿全部复产,安全不达标的坚决关停。加快优质产能释放,确保二季度煤炭产量达到上年同期水平,力争全年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围绕国家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化工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陕北资源就地转换力度,延长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推进榆横煤基芳烃、中煤煤制烯烃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神华榆林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一阶段工程、延长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填平补齐工程、龙成煤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粉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等项目建设,按照国家战略布局加快煤制油、煤制气等项目建设。扩大煤油气盐资源综合转化规模,力争建成郝家梁等8处煤矿,新增优质产能3320万吨,统筹好电力自用与外送,确保已建成的商洛、麟游电厂尽早投产,争取清水川、渭南热电纳入年度投产计划,外送的横山、赵石畔电厂再建成投产200万千瓦,锦界三期、庙沟门二期扩建项目继续加快推进,陕北至湖北输电工程配套电源争取尽早核准开工建设。编制风电分散式开发建设方案,继续推进集中式风电项目建设规模竞争性配置。重点发展光伏平价上网项目、光伏领跑基地,持续推进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汉江白河、旬阳水电站建设,编制完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工兴平等一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争取西安、咸阳、西咸新区取得国家级地热能示范区认定。在抓好“十三五”能源规划落实的基础上,聚焦高质量发展,启动“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二、关于“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今年以来,我委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1155工程”,出台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8条措施,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增速为18.4%,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3%、62.7%和48.7%。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28%,加快11.3个百比分点,有力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兴动能持续蓄积,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3.5%,高出规上工业13.2个、10.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7.9%、28.7%。下一步,我省将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加快出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完善工业经济新动能产业链布局,强化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加强国际合作,加快能化产品高端化进程,实施重卡、数控机床、大数据等24条产业链推进方案,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强汽车产业链配套建设,持续推进三星闪存芯片二期、奕斯伟硅材料产业基地、中兴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二期、爱生无人机产业化基地、彩虹玻璃基板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西安航空基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西安航天基地国家北斗应用产业示范园、咸阳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宝鸡新材料产业基地、杨凌生物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产业集群。以推动先进制造业为抓手,加快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进一步促进会展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快会议会展、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发展,积极拓展和休闲康养、文旅融合等生活性服务业新增长点发展。加快实施“1155”工程,推广“托管”“飞地”和离岸孵化等协同创新机制,部署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
三、关于“狠抓‘五上’企业培育”的建议。今年以来,我省“五上”企业数保持快速增长。截至3月末,“五上”企业调查单位23477户,增长8.5%。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狠抓企业达产达效,全面梳理2018年以来建设的工业项目,逐个建立工作台账,正在建设的加快进度,已建成但尚未投产的推动企业尽快投产,停产的帮助企业尽快复产复工。进一步完善企业培育奖励激励政策,加强对达规企业的审核和运行跟踪,对退库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扭转入库企业多,退出企业也多的情况,确保每年规上工业企业的净增数量保持增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落地签约项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增值税改革、个税抵扣等任务,认真执行降低社保费率政策,降低物流、研发、能源配套企业成本,重拳打击电力、电信“二道贩子”,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事项“颗粒化”管理,推广“不见面审批”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施好诚信体系建设等五大专项行动方案,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尽快将新业态新主体纳入消费统计。
四、关于“大力调整投资结构”的建议。今年以来,我省继续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引领有效投资提质升级,提前部署3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集中开工项目2494个。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0.5%,同比加快20.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1.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5%,分别加快1个和2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6%,较上年全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下一步,我委将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和项目布局,主动对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政策取向和资金投向,建立完善中省市县四级项目库,强化投资推进工作机制,抓紧研究制定2019年全省稳投资行动计划,落实省市县领导干部联系包抓重点项目制度,加大对市级部门和所辖县区抓项目、稳投资的考核鞭策力度,争取一批项目尽快实施并达产达效,并确保纳入统计范围。对已梳理的352个年内投产项目、150个重大技改项目建立动态管理清单,确保工业投资在完成目标任务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弥补欠账。鼓励各地筹措资金提前开工建设基础设施类、民生类项目,中省后续资金优先支持提前开工项目。狠抓重点区域投资,加大西安市中央预算内投资、企业债券、政府债券、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服务指导力度,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督促宝鸡、咸阳、商洛、杨凌4市(区)尽快采取有力举措,扭转当前下行态势;加快延安、榆林2市重大能化项目开工,保持投资平稳运行。强化政府资金保障,加大力度推进债券发行,强化与机构对接力度。持续向社会资本推介项目,开展好民间资本进地市、进园区活动,抓紧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库,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建项目释放环境容量。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