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9〕135号
席七万委员:
您好,你提出的《发挥陕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电力行业的建议》(15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省电力行业发展情况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全省上下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转化”布局,积极推进电力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8年底,全省电力装机达到5350万千瓦,其中火电386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1490万千瓦(水电383万千瓦、风电450万千瓦、光伏发电65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28%。全省发电量达到1782亿度,用电量1594亿度,最高负荷2820万千瓦。电力装机和发、用电量分别居居全国第16、17、17位,与我省经济总量排名基本相当。火电利用小时数4428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7小时。新能源消纳取得“双升双降”,弃风率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弃光率6.8%,同比下降4.45个百分点。
电力外送方面,全年外送电量达到331亿度,其中省际网间外送102.6亿度,陕北“西电东送”228.7亿度。榆横至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建成,榆能横山、陕投赵石畔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相继投产,神府至河北南网扩建工程及配套电源工程进展顺利。截止2018年底全省“西电东送”火电装机达到560万千瓦。
二、当前我省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自2012年“大气十条”政策出台以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增大,在提高煤炭清洁利用,开展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时,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减少煤炭消费等政策也密集出台。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煤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明确提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严格控制燃煤机组新增装机规模,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煤电发展受到的约束进一步增强。
二是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我省风、光资源主要分布在陕北特别是榆林北六县地区,风电、光伏发电布点多、规模大,而电力负荷中心位于关中地区,导致可再生电力需在关中异地消纳,而我省南北长东西窄的区划进一步增大了消纳成本。目前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输电通道已基本建成投运,预计可解决300-4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消纳,但消纳问题仍是限制我省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煤电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近年来,煤电企业陆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改造,同时煤炭价格保持高位运行,造成发电成本不断上升,而上网电价却没有相应调整,并且按照当前的电力直接交易模式,发电企业单方面让利成为常态,由此造成煤电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2018年仅我省关中火电企业就因电煤削减、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亏损达到20亿元以上。据了解全国超过一半的火电企业已陷入亏损状态,投资建设火电项目的能力和意愿不断下滑。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陕北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集中,有良好的发展煤电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资源禀赋,同时靠近东部电力负荷中心,具备优化资源配置、建设跨区输电通道的区位优势。为做大做强全省电力产业,下一步我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电力外送工程建设。加快榆横横山、陕投赵石畔第二台机组调试工作,尽快并网投产,督促泛海红墩界及锦界三期、庙沟门二期项目抓紧建设,争取到2020年底榆横至潍坊、神府至河北南网扩建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全部投产,全省“西电东送”能力达到1156万千瓦;积极与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对接,争取陕北至湖北输电工程配套电源方案早日获批,网源同步开工建设,力争2022年建成投产,增加煤电外送规模796万千瓦,并带动600万风电、光伏新能源在省外消纳;加强与江苏、浙江、重庆等缺电省份沟通对接,努力达成能源合作协议,同时积极优选配套电源,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争取将新的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早日开工。
二是认真做好省内网源建设。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和能源结构调整要求,在保障全省电力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关中地区电源结构调整,加快煤电重心北移,重点在榆林、延安地区规划布局大容量、高参数的坑口煤电一体化项目。用好国家出台的等容量替代政策,加快3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新能源方面,引导企业适应竞争性配置和平价上网要求,以陕北为重点,着力打造陕北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光伏领跑者基地建设,持续推进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增强电网调峰能力。电网方面,努力协调省内两家电力公司做好衔接,形成合力,统一规划布局电网项目。尽快完成陕北至关中第二输电通道调试投入运行,保障关中电力供应,同时定期组织召开电网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协调解决电网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规划电网项目落地,建设智能坚强电网。
三是多措并举促进电能消费,实现发用双促进。一是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要求,积极落实降价方案,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二是认真推动电能替代工作,在工业、交通、商业等方面再实施一批电能替代项目,争取2019年实现电能替代电量40亿度;三是利用好国家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从“补车”调整为“补桩”的有利时机,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组织好市场化交易,目前已初步安排2019年省内直接交易电量500亿度,并按照6%的比例,安排30亿度电量进行点对网、点对点跨省区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适当扩大交易规模。
电力行业发展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委将发挥好综合协调和政府参谋助手作用,努力构建政府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机制,为全省电力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努力实现我省从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的转变。
衷心感谢您对全省电力事业的支持和关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