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9〕122号
杨汉诚委员:
您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西安国际贸易供应链聚集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第858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您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西安国际贸易供应链聚集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很好。西安具有良好的人才资源、科教资源、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具备发展国际贸易的条件。在西安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供应链聚集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对于推进产业聚集、创新孵化,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深化社会分工、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有利于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建设西安“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供应链聚集区,能够市场化集中外向型经济企业资源,让外贸创新更加容易,外贸供应链更易形成,陕西的外向型企业在“一带一路”更具竞争力,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供应链平台,提高企业和聚集区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三、近年来,西安积极创建“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推出开放政策升级版,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西安进出口总值达到3303.87亿元,占全省94.03%,增长29.58%;外贸依存度达到39.57%,高于全国、全省5.69%和25.19%,其中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达到66.6%,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市的71.7%,表明西安通过大力引进和利用外资,带动了外资企业的设立和成长,正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和贸易之中,从而形成多种优势效应的综合叠加,成为西安外贸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外贸依存度的快速增长,反映了西安对外开放程度、政策的优化和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四、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国际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打造丝绸之路最具活力的国际产能合作中心。我们将积极支持建设“一带一路”西安国际贸易供应链聚集区,扎实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群。深化“两园两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中俄丝路创新园和中欧、中德、中法等国际园区建设。鼓励陕鼓、西电、法士特、隆基股份、爱菊集团等本地骨干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境外投资、境外园区建设和国际产业合作。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支持西安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近期,省政府召开口岸工作联席会议暨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座谈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我委也召开中欧班列(长安号)带动产业聚集发展座谈会,研究中欧班列(长安号)促进贸易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我委将会同省商务厅、西安市发改委等单位积极推进和谋划建设“一带一路”西安国际贸易供应链聚集区,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融资、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