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9〕121号
王成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四点建议》(第95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中地区治污降霾是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去年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以关中地区为重点对今后几年全省治污降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您提出的加快火电企业新的布局、加快实施高排放企业关停或搬迁、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四点建议高屋建瓴、切中肯綮,与《三年行动方案》的治理措施、实现路径相契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导性。为早日实现“关中蓝”,按照您的建议,结合《三年行动方案》和《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7-2021年)》任务分工,现将我委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措施报告如下:
一、火电布局方面。一是严控电力企业煤炭消费。近年来,我委通过加大区外调电力度、严格落实以热定电等措施,严格控制关中地区发电量和电煤消费量。2018年,关中地区全年外购电量129.78亿千瓦时,较往年增加56.04亿千瓦时,19家统调电厂同比减少煤炭消费252万吨,有力支撑了关中地区治污降霾工作。但同时也造成了关中电厂经营困难、电网安全稳定存在一定风险等问题。二是加快建成投运陕北到关中第二输电通道。经过克难攻坚、不懈努力,2019年6月12日,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正式建成投运,实现65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为严格控制关中地区电煤消费,有效保障关中电力需求奠定了基础。三是大力提升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推动关中地区燃煤机组集中供热改造,实施中长距离供热工程。去年以来,陕能渭河、大唐鄠邑、华能秦岭等供热项目相继建成投运,全年新增供热面积约3230万平方米,有力替代了燃煤供热站煤炭消费。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优化全省电力布局,抓紧研究关中电源优化布局意见,提出中长期关中电力保障的支撑电源和区外供电方案,加快煤电北移步伐,全省及关中新增用电需求优先依靠可再生能源和陕北地区高效清洁煤电机组保障,严格控制关中地区煤电装机规模。
二、加快实施高排放企业关停或搬迁方面。按照《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关中地区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搬迁改造、关闭退出工作由省工信厅牵头,我委将积极配合,并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退出标准,按期完成210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坚决淘汰关停一批小火电。二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食品、纺织、有色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物流、金融、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休闲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四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实施产业创新“1155工程”,加强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构建四级全链条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三、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一是强化能源节约,抓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2018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291亿吨标准煤,增长2.98%,达到年度控制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4.8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推进关中地区散煤治理。2018年,完成清洁能源替代96.89万户。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中地区散煤治理行动方案(2019-2020年)》,建立关中地区散煤治理在线平台。印发《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将关中5市1区纳入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三是有效控制关中地区煤炭消费总量,2018年,关中地区规上工业煤炭消费6393万吨,同比减少347万吨。四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2018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到1490万千瓦,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240万千瓦。下一步,我委以散煤治理为重点持续推进关中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关中地区散煤治理行动方案(2019-2020年)》,继续做好散煤治理抓总牵头工作,抓紧督导推动各市区2019年散煤治理任务进展。同时,抓好清洁能源保障,协调督促电网公司制定各县(区)电网扩容改造方案,全面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继续加大气源落实力度,协调上游企业增加燃气供应量,加快天然气管网储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快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方面。我委将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秸秆禁烧工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