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26

类  别:B

陕发改办复〔2020〕8号

     

吴群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策和规划,将榆林打造为中国“雄安式”现代能源区域的建议》(第64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榆林能化产业发展基础

        榆林市是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集聚地,更是传统产业提质转型、优化升级的前沿重镇。榆林是国家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凭借优质煤炭资源优势形成区域产业聚集,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2019年12月,陕西省政府与中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创共建“一区三基地”,即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以多能融合大型集成示范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以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院榆林分院为龙头的科研创新基地、以中国科学院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为基础的科教融合基地,加快榆林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和经济转型。

        二、支持将榆林打造为“雄安式”现代能源区域

        一是以“雄安式”思维为引领,高起点谋划发展思路。我委已联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扎实开展陕西省“十四五”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产业发展和重点支撑项目,已形成初步成果。针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产业链延伸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转型亟需加快等发展瓶颈,“十四五”我们初步提出: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这一目标,深入推进“三个转化”,坚持“三个一体化”(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能源与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一体化、陕北高端能化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三个延伸”(能化产业向配套装备制造业延伸、向下游增值产业延伸、向现代服务业延伸)方向,努力构建我省“一区五基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其中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作为全省能源“一区五基地”发展的重中之重,“十四五”将举全省之力,加快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确保政策和管理主体思想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努力将榆林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能源区域,为全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先行示范,让世界能源看陕西榆林。

        二是以加强要素保障为抓手,确保步调高度一致。加强省级相关部门协作,在资源要素配置方面争取给示范区引领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倾斜支持,研究部分重点转化项目优先配置环境、土地、能耗、水资源等要素指标的长效机制,指标分配时适当向能化产业聚集的榆林倾斜,破解项目制约瓶颈。贯彻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化工园区建设、重点路径、重大项目布局等与区域环境容量、能耗、水耗等约束性指标相匹配。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协调,在“十四五”能耗约束性指标确定时充分考虑我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实际,并在并争取原料煤与燃料煤在能耗指标方面予以区别对待,同时继续争取示范区内项目申请能耗指标单列。支持榆林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关停力度,腾挪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发展空间,为规划布局高端转化项目创造条件。

         三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面落实我省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共创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一区三基地”建设,促成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落地,坚持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功能化、精细化路线拓展,围绕重点路径,梳理一批补链、强链项目,推进产业链条延伸。鼓励各类性质的能化企业和行业协会,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探索“碳排放转化利用研发基金”,以解决研发力量和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强单项技术攻关和已有技术体系的集成耦合及煤-油-气-化-电多联产大型综合转化等技术研发突破。鼓励研究推进能化产业“三废”治理和清洁化生产改造,支持废水循环利用、尾气废渣资源化利用和余热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或技术改造。完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国家对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大力支持,力争将示范区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四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打造集群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支持榆神工业区“四个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陕煤分质利用新材料千亿集群、恒力煤化工产业园千亿集群,神华、延长、榆能化工组团千亿集群、中科煤制清洁燃料千亿集群,形成了“专业化、园区化、集团化”上下游产业横向关联纵向耦合发展格局。“十四五”积极协调重大转化项目配套煤炭资源落实,积极协调生态环境厅科学划定生态红线,统筹推进榆神矿区四期开发。陕煤千亿级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我委正积极与自然资源厅协商用地指标落实和项目核准工作,加快完善项目前期手续。全力做好项目管理与服务工作,省级相关部门领导定期到园区实地调研,对需要省级层面解决的问题收集并逐一协调解决。近期,我委将赴地市及企业深度对接“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省属企业在资金、技术、经验上的骨干带头作用,共同谋划更多大型一体化融合的全周期全要素重大项目。

        五是以创新招商引资为突破点,促进煤油气风光充储多产业融合。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积极承接经济效益突出、节能环保的中高端产业转移项目,密切关注行业协会等组织召开的有影响力的年度会议、发展论坛等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积极传输榆林高端能源化工的发展理念、发展机遇及各产业协同发展的信息,有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营造规范有序、诚信高效、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加快引进煤化工领域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知名化工企业的交流及合作深度,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着重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管理经验与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我们将继续以能源革命为契机,加快构建“规模、现代、高效、绿色、低碳、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使榆林成为全国现代能源发展的坚强基石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4月26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