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B
陕发改办复〔2020〕135号
刘仲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产业的建议》(第797号)收悉。感谢您对县域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是用好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2019年9月,按照省政府领导要求,我委会同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印发了《2019年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申报指南》(陕发改县域函〔2019〕1445号),指导各县(市)编制《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经本市评审后,上报推荐试点县名单。根据选择20个左右县(市)开展试点的既定目标,经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在充分尊重各市上报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县(市)地方债务风险、专项治理突出问题等情况,每市选择前2个县(市)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试点县(市),商洛市山阳县、柞水县最终入选。10月20日,省财政厅向两县各下达2019年度专项资金1亿元。二是推动苏陕扶贫协作资金产业扶持力度。指导市县对标《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和《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优先支持已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且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产业链完善的产业和就业扶贫项目,助推当地经济发展。2020年安排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8.3亿元支持产业扶贫项目,占资金总额的72.3%。下达商洛市苏陕扶贫协作资金64420万元,占全省资金总量的25%,支持项目100多个。各地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优先支持重点扶贫产业。以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柞水木耳为例,2016年至今,全省共投入9985万元苏陕扶贫协作资金支持43个木耳及其相关产业项目建设,其中柞水县先后投入5310万元,全县60%以上贫困户嵌入到了木耳产业链中,带动9509名贫困人口增收。三是加大以工代赈资金支持力度。下达商洛市2020年第一批以工代赈中省资金3320万元,占全省资金总量的31%;下达第二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资金800万(商南县400万、丹凤县400万),占全省资金总量的26%;下达2020年第一批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第一批中省资金1000万,支持项目2个。同时,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展以工代赈折股量化分红试点(初步拟定在商南县等4个县开展试点工作),在按照标准发放劳务报酬的基础上,将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参与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反馈等项目,探索“以工代赈资产变股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变股东、贫困户参与收益分配”的资产收益方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试点县相关工作,加大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县域政策体系、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助推产业培育壮大、园区功能集聚、平台效能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增强、非公经济持续壮大,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