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第582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06

类  别:B

陕发改办复〔2020〕231号


陈利委员:

      您提出的《构建秦岭生态环境长效保护机制的提案》(第58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在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省发展改革委(省秦岭办)作为我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议事协调机构,高度重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一是着眼有法可依,完善政策法规。配合省人大完成《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工作,代拟的《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以中共陕西省委名义印发。二是着眼规划引领,形成规划体系。加快修编《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督促涉秦岭6市和省级相关部门加快修编市级保护规划和省级专项规划,确保今年12月31日前形成全省“1+N”秦岭保护规划体系。三是着眼规范有序,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印发《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了省秦岭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职责,对相关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作了规范。四是着眼凝聚合力,完善纵横联动机制。建立省市秦岭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市县系统联动,逐步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秦岭保护工作推进格局。五是着眼有效监管,健全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机制。采取“两图叠加、两防结合、四级联动、一个平台、共享共用”的思路,建立我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初步实现将各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六是着眼抓早抓小,强化执法检查机制。印发《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协调推动执法检查常态化、检查手段多元化、问题整治清单化建设。七是着眼理论先行,加强秦岭保护问题研究。成立省秦岭保护专家委员会,依托西北大学建立省秦岭保护研究中心,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研究。八是着眼激励约束,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将涉秦岭6市和直接涉及秦岭保护工作的省级部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挥棒”“推进器”作用。九是着眼提高效能,梳理形成“五张清单”。梳理形成任务清单、问题清单、举措清单、创新清单、工作实效清单“五张清单”,形成工作闭环,有效提高省秦岭办工作效能。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省秦岭办)将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结合“数字秦岭”建设,对您提出的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全要素全息共享数据库、秦岭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平台等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吸纳,合力推动相关工作落实,不断完善健全我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切实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6月4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