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B
陕发改办复〔2020〕247号
席七万委员:
您提出的《对我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6号)已收悉。就答复如下: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作出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推进300万辆汽车产能建设,我省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省汽车产业实现加快发展。设立的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规模40亿元,对各市(区)每增加10万辆汽车,奖励1.2亿元;对引进的关键零部件重点项目,按总投资额的2%给予奖补。
省级各部门、地市园区、企业狠抓落实,埋头苦干,有力推动我省汽车产业发展。截止目前,我省现有和在建汽车产能近140万辆,规模10亿元以上企业近20户,形成了轿车、重卡、中轻卡、客车、微型车、新能源汽车、专用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电池、电控、电机等汽车全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研发生产体系。
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进入结构加速调整阶段,受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汽车消费动力不足,购置税调整变化、汽车国五切换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从2018年开始,全国汽车产量出现持续年度下降,2019年全国汽车产量2572.1万辆,下降7.5%。我省汽车产量与全国同步下降,2019年我省汽车产量54.7万辆,下降12%;产值1834亿元,增长3.3%,增加值增长3.9%。新能源汽车产量9.35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124.2万辆总量的7.5%,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向智能化、网联化快速推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是汽车电动化。我省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大省,具备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硬件基础。我省发展汽车不仅要着眼当前稳增长,更要准确把握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特别是加快向绿色化、轻量化、智能和网联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趋势,有重点、针对性的推动我省汽车产业总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您的建议,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有针对性加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汽车关键领域支持力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我省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经过调查研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和《加快推动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明确了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按照您的建议,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并紧密跟国家发改委联系,待《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修订时,及时建议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及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核心部件,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以及“5G+自动驾驶芯片”、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等相关技术纳入《目录》鼓励范围,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加上省政府已出台的《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持措施》,形成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领域发展的强力政策措施体系。
二是加快汽车新商业模式培育发展,抢占发展先机。随着互联网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为主要方向。我省汽车产业发展思路为“做大整车、做强配套、做优服务”,其中“做优服务”主要是支持汽车企业发展后市场服务,重点推动陕汽控股集团、比亚迪汽车公司、吉利汽车基于车联网、移动互联、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智能配货服务、动态车辆管理、智能行车服务等后市场服务;推动陕汽控股集团、比亚迪汽车公司、吉利汽车、法士特传动集团等整车及配套企业发展保养、维修等业务,建设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连锁化的乘用车、货车维修服务体系;支持省内停车设备制造企业发展智能立体车库,利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车位共享,解决停车难问题。
三是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与产量挂钩,促进汽车产能释放。特别是针对今年疫情影响和汽车市场下滑加剧,研究将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支持企业促销增产倾斜,促进汽车企业稳产多销,在建项目加快建成投产出车。加快落实《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持措施》有关研发投入、税收减免等政策,吸引比亚迪、吉利在陕建设研发中心及西北总部。我们还在按照程序加快设立省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技术先进、产业发展前沿好、附加值高的省内投资建设的关键零部件投资。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部门协同、行业协作、军民融合,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协调,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监管规范化,提升智能汽车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智能汽车发展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智能汽车的积极性。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交通运输、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智能汽车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为我省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