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第356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06

类  别:B

陕发改办复〔2020〕274号


许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陕西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建议》(第35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将现代金融业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的问题。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十三五”规划为我省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大部分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如期实现。目前,我委在摸清发展现状和各项底数,明确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正在科学编制全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金融业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4月20日,我委组织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召开金融领域“十四五”发展规划座谈会,听取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正在牵头组织编制《陕西省“十四五”金融高质量发展规划》,作为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工作专班正在筹备组建中。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总结全省“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省情特征变化、准确研判发展环境,厘清“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举措,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二是关于进一步推动陕西现代金融业开放发展的问题。开放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源泉,也是推动金融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可以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加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省全力打造内陆改革新高地,坚定不移迈向更高水平开放,信用体系逐步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引入了深圳前海等优秀金融机构,金融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全省金融实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全国31个金融中心排名中,西安金融综合竞争力位列第11,较前一年提升两位,其中,金融政策支持、金融人才聚集、金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别列全国第6、9、10位,排名显著提升。目前,全省市场主体首次突破100万大关,同比增长39.1%;民间投资增长6%,高于固投增速3.5个百分点;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贸易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功能覆盖率达100%,165项试点任务已完成,舱单归并等12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今年3月25日发布的《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要从科技金融、文旅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重点突击,力争到2022年,实现西安市境内外“西安军团”上市企业达到110家,储备拟上市企业达到380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7000亿元以上;重点推动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外资证券、人身险、农业互助保险等法人金融机构,填补金融牌照空白,全面提升本地金融机构的规模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资本市场利用能力;全口径跨境融资余额突破800亿元,人民币跨境使用结算累计达到2400亿元,银行业国际结算业务总量累计超8000亿元。

      三是关于搭建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桥梁纽带的问题。每年年初,我委组织在陕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和企业,召开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工作会议,推介当年重点建设项目,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2019年,我委还组织金融机构和全省200多家重点项目单位开展了全省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活动,促成了8家银行分别与11个重点项目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信用信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作用,2019年11月,我委依托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成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信易贷),协调陕西税务局、省科技厅等部门推动数据共享,截止目前,已有200家金融机构入驻,解决190 笔合计 2.19 亿元的企业融资需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委积极会同人行西安分行,牵头组织做好中央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实工作,截至5月19日,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已累计投放符合条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低成本资金205.40亿元。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做好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的优化完善、宣传推广和运行服务工作,探索设立风险缓释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开发“信易贷”平台,发展一批“信易贷”示范银行。

      四是关于完善鼓励金融产业服务创新制度机制的问题。为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我省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整体发展状况,我委2019年联合省创投协会,编制发布了《陕西省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这是省内第一本有关私募股权和创投投资发展的行业性白皮书,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天使投资人开展备案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条件且完成备案的天使投资人可进行税收优惠抵扣。我委就相关工作在委网站发布了公告,并通知各地市发展改革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积极促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地。为不断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支持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委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5G技术、区块链等领域,谋划设立了两支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做好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人备案工作,帮助更多企业更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两支产业投资基金尽快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五是关于持续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教育的问题。我委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和组织培训班等方式,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宣传产业投资基金和企业债券融资优势,培训相关业务知识。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原来的线下培训交流由转为线上。3月31日,我委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委军民融合办等部门联合中国投资协会创投委,组织省内3家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企业进行了线上路演,向全国投资机构推介我省优质企业。4月7日,我委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证监局联合举办陕西省资本市场培育债券发行专场网络培训。4月20日,我委会同省国资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举办优质主体企业债券论坛,鼓励省内优质发行人结合自身需求,通过债券市场开展直接融资。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扩大交流平台范围,通过举办论坛、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展调研等形式,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市场主体运用现代金融工具解决实际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六是关于牢牢守住金融风险防范底线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中省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扎实做好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工作,建立了企业债券本息兑付“30153”提醒督促制度。及早安排部署2020年度企业债券兑本付息和风险排查工作,近期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了相关情况。今年全省需兑付债券63支,本息合计125.78亿元。经排查,63支企业债券发行人企业经营正常,有关发行主体均能够如期足额兑付。其中,30支已顺利完成年度本息兑付工作,剩余33支已将本息兑付列入工作计划并做好偿付准备。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继续做好跟踪、督促工作,确保今年我省企业债券本息兑付工作顺利完成,守住防风险的底线。

      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及时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促进陕西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7月5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