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B
陕发改办复〔2020〕170号
高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商洛建设西安后花园的提案》(第71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在对支持商洛建设西安后花园提出的意见建议。诚如您所说,支持商洛建设西安后花园即是对西安大都市功能的有益补充,也是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快,西安与商洛将形成半小时、1小时通勤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更加融通,两座城市间的联动发展更具基础。综合来看,把商洛建成山水生态优美的西安“后花园”,将有助于推动西商融合互补发展。
一、关于制定支持意见,细化分工推动落实的建议。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已将西商融合发展纳入,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和规模结构,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绿色发展,健全协同发展机制等内容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适时提出相关专项支持意见。
二、关于在大旅游、大健康等产业方面予以支持的建议。
近年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陕南绿色循环发展重要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从规划引领,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方面积极推动商洛市加快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化发展,2019年省级安排商洛各类补助资金219.4亿元,占当年商洛公共财政支出的73.5%,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为商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财力保障。其中,陕南专项资金支持项目62个,支持资金2.5亿元,津陕对口协作资金项目21个,支持资金8500万元,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个,支持资金1700万元。
下一步我委将突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药+康养”等重点领域,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陕南发展专项、津陕对口协作等资金支持作用,坚持更加聚焦绿色发展、更加聚焦全产业链建设、更加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更加聚焦生态宜居的原则,支持商洛建设生态优美、生活宜居西安后花园。2019年,我委立足商洛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导向,组织编制了商洛大健康和新材料两个主导支柱产业的全产业链建设方案,促进重点领域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目前,我们正在组织陕南三市申报2020年度陕南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将继续把商洛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作为重点进行支持。
三、关于发挥西安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健康养老等产业转移步伐的建议。
围绕进一步增强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对商洛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带动。在编制《〈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空间格局,支持西商融合互补发展,打造带动西北、服务国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引导商洛等节点城市绿色发展,形成包茂联通西南西北、京昆对接京津冀、福银对接长江经济带和宁夏等省区的发展格局。二是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支持商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丹凤通用机场已建成投用;丹宁高速山阳至柞水段、S101洛南保安至霸源公路、S102蓝田葛牌至曹坪公路建成通车;西十高铁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西渝高铁年内有望开工建设;洛卢高速、丹宁高速镇安至宁商段、澄商高速华阴至洛南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加快推进旅游协作步伐。充分发挥资金撬动作用,围绕加快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推动商洛全域旅游发展。目前,西安及关中周边游客占到商洛游客总量的70%以上。四是争取优势产业融合互补。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争取西安部分优势产业逐步向商洛转移,推动区域内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向商洛转移,推动商洛国家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下一步,我委将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为契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继续加大对商洛市基础设施、绿色产业、节能环保和民生领域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商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文化休闲等消费服务,引导西安等关中地区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向商洛转移,加快推进西商融合发展,助力商洛建设西安后花园。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研究,积极采纳和反映。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