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长县安沟水库枢纽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延安市发展改革委:
你委与市水利局联合报来的《关于报批延长县安沟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延发改农〔2008〕711号)收悉。经研究,并征求省水利厅意见,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延长县城现有人口4.5万人,供水水源主要为王家河低坝引水工程。由于水源工程无调蓄能力,供水量不足,供水保证率低,县城经常停水,用水高峰季节只能定时定量供水,供用水矛盾极为突出。按照延长县城规划,2020年县城人口将达到5.8万人,缺水问题将更为严重。为了保障延长县城用水安全,促进县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同意建设安沟水库枢纽工程。
二、水文和工程地质
基本同意水文分析计算成果。安沟水库位于延长县境内延河一级支流安沟河下游,坝址距延长县城15km。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2.6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93万m3,30年和3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07 m3/s和356 m3/s,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1.09万t。
基本同意工程地勘工作结论。工程区属相对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坝基河床上部堆积粉质壤土厚2-12m,下部砂砾石层厚2-5m,基岩为砂岩加泥岩,强风化层厚2m,透水率较大,需进行防渗处理。两坝肩基岩风化岩体厚10m左右,透水率较大,需进行处理。
三、工程任务和规模
安沟水库枢纽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延长县城生活和工业供水。工程供水范围面积8km2,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基本同意结合建设上游水土保持骨干拦泥坝实现“滞洪拦沙排清”的要求,安沟水库按全拦全蓄方式运用,水库正常蓄水位871.04m,校核洪水位874.5m;水库总库容660 万m3,其中淤积库容317万m3,有效(调节)库容150万m3,滞洪库容193万m3。工程建成后,92%保证率年供水量129万m3,多年平均供水量127万m3,与现有水源联合运用可基本满足延长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需要。
四、工程总体布置和主要建筑物
基本同意工程总体布置和建筑物设计方案。安沟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和右岸放水洞组成。大坝坝址位于安沟乡政府上游0.2km处,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876m,最大坝高33m;放水洞全长330.66m,设计最大下泄流量6.34m3/s。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等级划分和防洪标准》(SL252-2000),安沟水库为Ⅳ等小(1)型工程,大坝、放水洞等主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五、水库淹没处理、工程占地和环境保护
基本同意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方案。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以下将淹没耕地287.06亩、园地64.45亩以及交通、输电、通讯等专项设施,淹没和影响人口172人(直接淹没人口147人,淹没影响人口25人)。移民安置规划水平年(2012年)搬迁安置移民352人(直接淹没人口147人、淹没影响人口25人、为保护水源地扩迁人口174人、自然增长人口6人),采取农业有土方式就近集中安置。初设阶段进一步完善方案,确保移民得到妥善安置。
工程永久占地控制在90.16亩以内。
基本同意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提出的环保措施,工程实施中注意做好落实工作。
六、工程投资和工期
工程估算总投资6300万元。建设资金主要由你市和延长县负责筹集解决,省级视财力情况给予补助。
工程总工期17个月。
七、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按照20年拦泥年限和300年校核洪水标准,加快上游瓦石头等6座骨干拦泥坝的改造和建设,尽可能延长安沟水库使用年限;同步推进输水、水厂以及管网设施建设,进一步研究落实工程管理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建设条件,抓紧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报我委审批。
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水利工程 可行性研究 批复
抄送:省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延安市政府、水利局,延长县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9月29日印发
共印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