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引水枢纽设计变更的批复
省水利厅:
你厅《关于报送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引水枢纽方案变更设计审查意见的函》(陕水规计发[2009]251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变更设计的必要性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主要包括低坝引水枢纽和穿越秦岭的输水隧洞两大部分,低坝引水枢纽位于太白县城西南约8km的红岩河上。我委原批复(陕发改农经[2008]584号)低坝引水枢纽由拦河坝、冲砂闸、进水闸和输水暗渠四部分组成,拦河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溢流坝,坝顶全长99.2m,溢流坝段长52.5m,堰顶高程1471.5m,最大坝高15.5m;输水暗渠沿坝后左岸岸坡布置,连接进水闸和输水隧洞,全长507.09m,设计输水流量13.5 m3/s,断面为3.0×3.0m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由于该方案蓄水后将淹没姜眉二级公路2.5km及钢筋混凝土交通桥1座,以及部分耕地、林地和通讯、电力等专项设施,输水暗渠建设也将造成较多占地和植被破坏,为了尽量避免对姜眉公路交通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占地,节省工程投资,同意对引水枢纽初步设计进行变更。
二、变更设计方案
基本同意引水枢纽坝址不变,将混凝土重力式溢流坝方案变更为混凝土闸坝方案,正常蓄水位维持1471.5m不变,泄洪闸底板高程为1467.5m,比原设计溢流坝堰顶高程1471.5m低4m,相应设计洪水位为1471.53m(P=3.33%),校核洪水位为1472.46m(P=1%);将绕岸坡布置的输水暗渠取直变更为隧洞,与输水隧洞连接。设计变更后的引水枢纽主要由闸坝、进水闸和连接洞组成。
1、闸坝
闸坝由布置在河道中部的3孔泄洪闸及其左侧的1孔冲沙闸和左、右岸挡水坝段组成,闸室底板高程为1467.5m,闸顶高程1475.8m,最大闸高10.8m,闸顶全长83.89m。泄洪闸每孔净宽20m,各设弧形工作闸门1扇,共用1扇平板检修闸门,沙卵石基础段设混凝土防渗墙。冲沙闸孔口宽度4m,设弧形工作闸门和平板检修闸门各1扇。泄洪闸和冲沙闸之间的上下游分别布置束水墙和导墙。闸前河床设钢筋混凝土防冲水平铺盖,闸后消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坦和铅丝笼块石海漫。
闸顶上下游侧分别布置6.85m宽工作桥和5m宽交通桥,均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结构,工作桥上设门机启闭泄洪闸、冲沙闸检修闸门。左岸山体内建28 m长洞式检修闸门库,断面为圆拱直墙型,净尺寸3.5×5.7 m(宽×高)。
生态供水钢管布置于冲沙闸左边墩底部,内径0.31m,闸总长13m,设计放水流量0.38 m3/s。
施工图设计阶段结合施工地质工作对右坝肩开挖影响岸坡的加固处理方案做进一步优化。
2、进水闸
进水闸布置于坝址上游左岸,设计引水流量13.5m3/s,孔口宽度3m,闸室底板高程1469m,设弧形工作闸门和平板检修闸门各1扇,闸室后接陡坡和洞内消力池。闸顶设门机启闭检修闸门。
3、连接洞
连接洞布置于枢纽左岸山体中,进口接进水闸消力池,平面上设两处弯道,在输水隧洞桩号0+253.29m处与输水隧洞相交,全长296.24m。断面为圆拱直墙型,净尺寸2.8m ×3.0m(宽×高),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三、工程概算投资
引水枢纽初步设计变更概算仍按原批复概算标准执行。设计变更后,建安工程费较原批复概算增加1417.11万元,淹没处理和环境保护费减少1940.11万元,增减相抵后较原批复概算减少523万元,相应核定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变更设计概算总投资为70877万元(详见附表)。
二○○九年十二月三日
主题词:水利工程 设计变更 批复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宝鸡市政府,太白县政府,省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引红
济石工程公司,省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12月3日印发
共印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