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索 引 号: 11610000016000152G/2009-00816
发文字号: 陕发改基础〔2009〕1830号
发布机构: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文时效: 有效
标  题: 陕发改基础〔2009〕1830号  关于310国道渭南城区过境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 2009-12-04 17:25:00
陕发改基础〔2009〕1830号  关于310国道渭南城区过境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来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9-12-04

关于310国道渭南城区过境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渭南市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上报G310渭南城区过境一级公路初步设计的报告》 (渭发改字[2009]19号)收悉。经组织相关方面审查,现将310国道渭南城区过境公路的初步设计方案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路线起于临渭区东书院堡,绕经渭南城区以北止于东大寨,建设里程19.692公里。同步实施108国道与关中环线连接线工程,连接线全长2.08公里。全线设大桥217.62米/1座,涵洞16道,简易互通式立交2处,分离式立交4处,通道3处。
  二、技术标准。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考虑兼顾城市交通功能,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4米,车道划分2×(3×3.75米)。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其余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三、路线方案。同意设计单位推荐的路线方案。路线起于临渭区东书院堡与310国道 (K1081+750处)相接,向西北方向跨沋河,经铁二十局技校、新风村、双王镇北、吴杨村至关中环线,向南利用1.822公里关中环线后转向西经桥村、白杨、东小寨,再折向南经刘村、和家村、王庙村,上跨渭化铁路专用线后,下穿西潼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止于东大寨与310国道(K1097+000处)相接。
  连接线起于本项目与关中环线主线交叉处(K8+765)北侧308米,从渭南火车北站的北侧通过,止于沙王桥头与108国道相交。
  推荐路线方案主要控制点及走向合理、平纵指标运用基本合适,平纵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注意处理好与城市规划及城市道路的衔接。
  四、路基路面。同意设计方案推荐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型式、组成参数和路基设计原则。排水工程应与城市管网的布局相结合,穿越路基的管道应一次实施。
同意路面结构设计型式。路面上面层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32厘米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18厘米石灰、粉煤灰砂砾。
  五、桥梁、涵洞。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桥梁、涵洞设计形式。沋河大桥桥梁上部采用箱梁结构,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该桥相关地质资料。
  六、路线交叉。全线互通式立交均采用简易菱形立交形式,立交布设位置、立交选型、匝道线形布设、采用的平纵面指标及跨越方式基本合理;分离式立交设计原则、位置、跨越方式、孔径及结构形式等基本合理。原则同意立交设计方案。上跨朝阳大街分离式立交设计时应考虑未来改建为互通式立交的可能性。下穿陇海铁路及上跨渭化专用线的桥梁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要按照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执行。
全线平面交叉19处,其中与国省道相交4处,与乡村路相交15处。原则同意本项目平交设计方案。对于路线起终点平交及路线与关中环线平交应进一步优化平面设计、渠化交通。
  七、建设用地。该工程建设用地按1007.7亩控制,其中临渭区境内约947.3亩,临潼区境内约60.4亩。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线路,合理确定沿线设施规模,尽量节约用地。
  八、环境保护。同意设计推荐的绿化工程和弃土场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取弃土场位置进一步核查,以合理利用弃方,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并进一步完善取弃土场的水土保持、复耕绿化方案设计。绿化工程设计应结合城市道路规划及景观进一步优化。请建设单位抓好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程序的落实工作。
  九、概算。核定该工程总概算为36443.04万元,其中建安费27196.36万元。

  附件:310国道渭南城区过境公路初步设计概算表.xls

 

                                二○○九年十二月二日

 


主题词:公路工程  初步设计  批复
抄送:省交通厅,西安铁路局,临渭区、临潼区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12月2日印发
                                                      共印20份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