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发展改革委:
《关于上报我市部分县区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安发改投资[2009]494号)收悉。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源地安全,经审查研究,同意建设紫阳县垃圾处理工程。现就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
一、建设地址
同意场址建在县城东北方7公里处的楠木村窑湾沟。原则同意在江南新区、任河新区建设2座小型垃圾转运站。
二、建设规模
同意利用楠木村窑湾沟天然沟壑地形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总库容51万立方米,建设规模为Ⅳ类,建筑物等级为5级,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设计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79吨,最大日处理生活垃圾112吨;填埋场服务年限13年(2011年-2023年)。
2个垃圾转运站,单座转运站占地面积120平方米。
三、总图及公共工程
同意总图布置,垃圾填埋区、生产生活辅助区、覆土备料场、进场道路四部分总占地面积81.82亩。
填埋区主要有填埋作业区、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污水调节池、垃圾坝、截洪沟、防护围栏等,占地面积69.50亩。
生产生活辅助区建构筑物主要有综合办公用房、机修仓库、计量及传达室、深井泵房、停车棚、消防水池等,占地面积1.82亩。
覆土备料场占地面积1.5亩。
道路工程包括进场公路和场内道路两部分,进场道路总长1000米,占地面积9.0亩。
四、主要建设内容及工艺
1、同意填埋场北侧垃圾坝采用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25米,坝轴线长度约74米。
2、同意垃圾处理采用卫生填埋工艺,采用填筑单元升层法。
3、同意采用双层人工防渗结构(1.5mm HDPE膜)对库底、边坡进行防渗处理,其中边坡采用GCL(钠基膨润土毯)作为膜下防渗垫层。
4、同意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复合式工艺,即采用生化法、MBR法及膜法相结合的工艺。渗滤液处理设置渗滤液处理站,采用FEO反应器—MBR生化处理单元—硝化和反硝化—反渗透系统等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指标》(GB16889-2008)中表2指标。请尽快落实渗滤液排放出路。
5、同意建设垃圾填埋场气体导出收集系统和场区卫生防疫、地下水、气体分析检测及维护措施,确保安全进行。
五、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同意估算编制办法和取费标准,核定工程估算总投资4855万元,详见附表。所需资金通过申请国家南水北调环保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自筹等渠道解决。
请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抓紧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初步设计完成后报我委审批。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污水项目 可研 批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12月25日印发
共印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