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发展改革委(发展改革局),省节能中心、省信息中心,各重点用能单位:
经各方努力,我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已基本成型,投入试运行。目前,已有32家工业企业联网接入、完成注册,24家上传了数据,已具备全面接入条件。为加快推进系统建设,提高用能单位接入率和数据上传率,提升数据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接入端系统建设要求
1.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接入端系统采用“外网主机+单向数据传输盒+内网主机+用能单位能管中心”架构,部署在用能单位内部,由用能单位负责建设。按国家规范的接口协议和安全要求采集上传用能单位消耗的电力、煤炭、天然气、油品、热力和取水量数据。
2. 国家要求实时采集的数据通过内外网主机进行传送,国家不要求实时采集的数据在外网主机上与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合二为一进行网上填报。
3. 实时采集所计量的能耗数据项、数据值应与统计口径基本吻合,暂不具备自动采集条件的,各用能单位抓紧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尽快实现自动采集。
6月底前全部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完成数据接入,8月底数据传输未达到相关要求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行通报。
4.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分月报、季报和年报。月报表3张:基本情况表、能源消费结构表、能源消费结构附表,季报表1张: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情况表,年报表4张:能源实物平衡表、主要耗能设备状况表、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表、节能改造项目情况表。
网上填报系统7月份开始试用,9月全面铺开,10月底正式投用。
二、用能单位具体工作步骤
1. 确定采集点。制定实时采集方案,确定满足国家实时采集要求的数据采集点,通过计量器具对监测量的使用和消耗进行连续或周期性测量,实现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等功能。实时采集方案报省节能中心备案。
2. 填报5张报表。登录陕西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http://sxnhjc.sxi.cn:5120(用户名为用能单位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默认密码为“Sx_”+用能单位9位组织结构代码),填报基本信息表、2020年能源消费情况表、计量器具一览表、用能单位数据采集点信息表、陕西省电子认证注册服务中心机构数字证书申请表共5张报表及第三方服务商信息,并与系统推送的能源计量器具基本信息表、用能单位日上传能耗监测数据表和月上传能耗监测数据表3张报表一起上报审核。省节能中心审核通过后,发放数字证书和单向数据传输盒。
3. 联网报送数据。各用能单位准备2台微机(内、外网主机)、1条互联网线。
(1)外网主机连接互联网,下载省发展改革委统一研发的内外网主机应用软件,连接数字证书、单向数据传输盒和内网主机,安装运行单向接收端、数字证书管理工具、安全认证网关及在线监测端设备软件,与省平台对接,完成注册。
(2)内网主机安装运行单向发送端软件,与用能单位能管中心对接。
(3)每日11:00前将采集点的实时数据自动植入审核通过的用能单位日上传能耗监测数据表、月上传能耗监测数据表,报表制作为JSON文档(过渡期可采用Excel文档)复制到内网主机桌面“发送文件”目录,单向发送端软件将自动完成数据上传。
三、提升数据质量,加强系统安全管理
各市区、各用能单位要切实加强数据管理,着力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连续性,实现监测数据每日上传;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采取现场监察、历史数据校核等方式,对系统数据质量进行核查,及时剔除异常数据,确保所传数据真实、准确、有效;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加强对第三方服务商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四、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按时完成
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加强沟通协调,督促辖区内各重点用能单位按照“确定采集点、填报5张报表、联网报送数据、提升数据质量”的工作步骤按时完成数据接入、建设完善能管中心。
省节能中心要统筹安排工作,同步跟进,搞好技术指导,加强系统运维保障,结合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运维方案,建立运维工作机制,实现系统运维与数据应用并重,切实履行好全省用能单位节能监测、节能信息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职责。
从6月初开始,每周通报系统建设情况和数据上传情况。
附件:1. 陕西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责任人
2.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进展情况通报
3.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上传情况通报
(下载链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