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韩城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神木市、府谷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各煤电油气运企业:
为扎实做好2022年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监测和协调保障,推进煤电油气价格稳定、供应可靠,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工作
节日期间能源保供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相关部门、企业要充分考虑冬季气温偏低、节日期间煤电油气需求较大、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等特殊因素,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从实际出发,落细落实各项保供措施,切实履行好能源保供责任,特别是做好居民供暖和涉及供暖重要用户的保障,确保冬季保暖保供工作万无一失,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二、进一步压实保供责任
预计春节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存在雨雪降温天气,能源保供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各能源生产、供应企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扎实落实保供主体责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动煤电油气供应能力。
(一)煤炭生产企业要确保发电供热用煤稳定供应。春节期间要保持正常生产销售及发运,及时做好煤炭产运销衔接,认真履行电煤中长期合同,特别是把保障春节期间电煤供应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抓紧抓实。
(二)发电供热企业要确保电煤库存处于合理水平。当前全省疫情形势得到根本遏制,但全国仍有部分地区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加之2022年春运工作已经启动,运力紧张等情况对能源保供带来一定影响。各煤电企业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煤炭采购、运输、机组安全运行等工作,按照省能源保供工作要求,认真核实本企业实际存煤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对接煤源,加大运力组织,积极争取铁路运力支持,抢抓运输,严格履行电煤中长期合同,确保将存煤可用天数稳定在15天以上。
(三)电网企业要加强设备巡检维护,科学调度。近期省内多地雨雪天气,汉中等地多条330千伏线路存在不同程度覆冰,要进一步加强线路巡查、及时除冰,要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和事故预案,确保线路正常运行。针对库存偏低的发电供热企业,严格执行“以煤定电”“以热定电”,确保人民群众供电、供暖不受影响。
(四)油气供应企业要加强运行调度,保障成品油、管道气、LNG安全稳定供应。春节期间,居民家用燃气等需求量将有所增长,加之鼓励企业节日期间不停工、不停产等,预测天然气消耗量将会不断攀升。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提前筹划,进一步切实压实供、需、运、销等多方主体责任,全面分析天气、设备等多种影响因素,切实履行保障民生用气的主体责任,确保居民生活、出租车、公交车等民生用气需求;上游供气企业要保障资源稳定供应,确保市场供需平衡;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企业要加强生产运行和资源组织调度,做好成品油库存监测,保障油品供应稳定。油气管网企业要做好协调调度,保障油气管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气。
(五)铁路运输部门要全力保障能源生产物资优先调运。春运期间,西安铁路局集团公司要统筹把握好货运与客运、电煤等重要能源物资与其他物资的运力安排,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确保省内能源生产物资正常发运。
三、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落实
(一)明确责任分工。各市发展发改部门要切实履行保障煤电油气运供应的责任,研究制定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方案,并层层压实人员责任,确保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和督查落实。
(二)建立能源保供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涉及到各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用户,涉及到各地市之间协调互济,各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要加强沟通,严格落实我委《关于建立能源保供重点情况信息紧急报送机制的通知》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形成合力,做到科学统筹。
(三)切实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研判。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煤电油气供需形势的影响,及时排查供需矛盾和可能出现的隐患。
(四)科学制定应急保供预案。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充分考虑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优化完善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应急预案,细化实化应对措施,备足应急人员和物资,强化应急演练,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快速高效处置。要严格执行节日期间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畅通信息报送渠道。
(五)加强舆情引导稳定社会预期。要密切关注社会舆情,认真做好宣传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用好新媒体手段,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着力稳定社会预期,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