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索 引 号: 11610000016000152G/2018-00283
发文字号: 陕发改环资〔2018〕1619号
发布机构: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文时效: 有效
标  题: 关于各市区2017年度节能“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的通报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 2018-12-20 09:34:12
关于各市区2017年度节能“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的通报
来源:信息办 发布时间:2018-12-20
各设区市、韩城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2017年,在各市区共同努力下,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2536.51万吨标准煤,增长3.44%,达到年度控制目标;单位GDP能耗0.592吨标准煤,下降4.19%,超出目标任务0.99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实现了预期目标。按照《陕西省“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陕政发〔2018〕13号)要求,2018年6月5日-6月15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5个工作组,对各市区 2017 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
  经综合评价,并报请省政府同意,渭南市、韩城市为超额完成等级;西安、宝鸡、咸阳、铜川、延安、榆林、杨凌示范区、安康8个市区为完成等级;汉中、商洛2个市区为基本完成等级。对超额完成等级的渭南市、韩城市分别予以表彰并奖励50万元,对未完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榆林、汉中、安康、商洛、杨凌5市(区)政府(管委会)予以通报,对2018年度高耗能项目实行缓批限批。各市区2017年度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如下:
  一、节能指标完成情况
  (一)能源消费强度控制情况。各市区均完成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下降幅度超过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以上的有渭南(含韩城)、宝鸡、咸阳、铜川、西安(含西咸新区)、延安,分别超过目标任务2.45、2.3、1.78、1.59、1.31和1.04个百分点;商洛、汉中、榆林超过目标任务0.7、0.67、0.2个百分点;安康、杨凌超过目标任务0.01个百分点。
  (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情况。渭南、铜川、宝鸡、咸阳、西安分别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56、0.29、0.05、0.02、0.01个百分点;延安达到年度控制目标;安康、杨凌、汉中、商洛、榆林分别高于年度控制目标4.2、3.8、2.42、2.38、1.19个百分点,未完成总量控制任务。
  二、节能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一)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各市细化分解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县区,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宝鸡、商洛与各县(区)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渭南实行年初部署、月度考核、年底奖惩制度。延安对节能降耗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杨凌示范区对未完成能耗总量控制的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约谈,并对高耗能项目予以缓批、限批。韩城对能源消费量、煤炭消费量增速过快的企业进行预警,约谈主要负责人。
  (二)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西安三星二期、吉利、京东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三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4%,带动工业增加值能耗不断下降。宝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扶风、陇县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渭南全面落实产业转型规划,3D打印、液晶显示材料等一批战略新兴项目建成投产。杨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涉农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汉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8.52%。榆林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全市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开展集中整治,关停一批规模较小的燃煤机组。
  (三)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西安新增新能源装机93兆瓦,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51兆瓦。铜川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74.5兆瓦。商洛光伏发电装机近400兆瓦。榆林新增新能源装机219万千瓦,累计达670万千瓦。关中各市大力推进煤炭削减工作,2017年规上工业削减燃煤280万吨。汉中、榆林制定煤炭削减专项行动方案,控制规上工业燃煤消费。
  (四)持续加强重点领域节能管理。工业领域:西安西变中特电气公司产品列入工信部“能效之星”产品目录,陕鼓动力等5户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示范名单。韩城积极开展能效领跑者和清洁生产审核,水泥、钢铁、化工等行业通过实施技改,能耗降幅显著。建筑领域:西安完成3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宝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4万平方米,全市供热计量总面积增至842万平方米,较上一年度增长13.8%。交通领域:咸阳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00辆, 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3187辆。铜川率先实现清洁能源车全覆盖,出租汽车100%为油气双燃料车,公交车全部为清洁能源车。汉中全年共淘汰“黄标车”1467辆。公共机构节能:西安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并受到表彰。宝鸡对县区和市级部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并通报表彰。重点企业节能管理:渭南对市级监管的22户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商洛对全市26台10吨以下在用锅炉进行了能效普查。榆林组织企业按时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对86户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挖掘节能潜力。
  (五)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西安实施航天源动力煤化工系列烧嘴性能提升及产业化等重点项目。铜川积极推进中丹区域能源及节能综合示范项目规划工作。渭南、韩城分别组织实施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余热发电和海燕焦化公司干熄焦余热利用等节能项目。
  (六)充分发挥能评源头控制作用。各市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办法要求,严格控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把项目能耗准入关,强化能耗指标约束,加强节能审查,并对项目节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多方位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氛围。各市区以“2017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为契机,以“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工业低碳发展”为主题,通过开展展览展示、绿色骑行、能源短缺体验、新能源汽车展示、“光盘行动”、发送节能公益短信、播放节能专题片等系列宣传活动,在全省范围内营造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市区未完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任务。榆林、汉中、安康、商洛、杨凌5市区能源消费总量超过年度控制目标。
  二是多数市区高耗能行业占比仍然较高。2017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达80.61%,虽然较2016年下降1.32个百分点,但铜川、商洛、汉中、咸阳、安康占比较2016年不降反升。汉中、渭南、铜川、宝鸡、咸阳、榆林、杨凌占比均高于全省水平,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三是节能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各市区普遍存在节能监察不到位、力量不足等问题,对重点用能单位落实节能法规方面的监管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不及时,审核不细致等问题。同时,多数市区节能工作专项资金投入不大,引导推进节能工作不够理想。另外,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薄弱。
  各市区2017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将报送省委组织部门,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年度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请各市区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于2019年2月底前报省政府并抄送省发展改革委。
 
  附件:各市区2017年度节能“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及考核结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12月19日

附件:

各市区2017年度节能“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及考核结果

地  区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目标任务(%)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实际完成(%)

是否完成下达任务

能源消费量控制目标任务

能源消费实际

是否完成下达任务

考核得分

评价等级

西 安 市(含西咸新区)

3.3

4.61

2815

2814

94.2

完成

宝 鸡 市

3.3

5.6

1037

1036

96.2

完成

咸 阳 市

3.2

4.98

1032

1032

86.8

完成

铜 川 市

3.2

4.79

466

464

89.9

完成

渭 南 市

3.2

5.65

1988

1976

96

超额完成

延 安 市

3

4.04

727

727

92.9

完成

榆 林 市

3.1

3.3

3152

3188

83.5

完成

汉 中 市

3.2

3.87

897

918

78.2

基本完成

安 康 市

3.1

3.11

391

407

80.2

完成

商 洛 市

3.1

3.8

289

296

77.6

基本完成

杨凌示范区

2

2.01

52.8

54

80.4

完成

韩城市

3.2

6.82

753

753

95.7

超额完成

  备注:按照打分标准体系,能耗总量超过“十三五”进度控制要求,不能评为超额完成等级,宝鸡市因能耗总量超过“十三五”进度控制要求,未评定为超额完成等级。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