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发展改革委:
你委安发改农经〔2013〕214号文件收悉。为促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提高旱地综合生产能力,经审查并商省农业厅,原则同意建设该项目。现批复如下: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紫阳县位于大巴山北麓,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年均降水量在680-958毫米,水资源时空地域分布不均匀,旱地占耕地面积80%以上。通过完善核心示范区农田基础条件,强化工程节水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的联合应用,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因地制宜推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和配套措施,能够实现自然降水的综合利用,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强耕地蓄水抗旱能力,减轻水土流失。项目的实施可辐射带动县域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二、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在紫阳县双安镇廖家河村、林本河村、闹热村,汉王镇五郎平村、安五村新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1万亩。
(一)田间工程:建设40m³集雨池170口;平整加固梯田1400亩,土壤改良8000亩;新修田间砂石路(3米宽)6000m²;配套自流池管道5950m。
(二)土建工程:新建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1个,包括农机库、修理及备料间101m²、农机具棚96m²,机具停放场50m²。
(三)配套仪器设备:培训设备2台(套),土壤监测仪器设备9台(套)、农机具28台(套)。
三、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91万元,包括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42万元,田间工程416万元,其他费用26万元,预备费用7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
四、建设期限及效益
建设期限一年。项目建成后,项目区进一步提高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的降水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县域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辐射带动全县36万亩旱地天然降水利用率提高5%以上。
该项目的田间工程、设备采购均实行委托公开招标,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有关招标事宜。请据此批复,抓紧编报初步设计,由省农业厅会同我委审批。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