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省交通运输厅:
《关于报请审批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函》(陕交函〔2010〕908号)及相关资料收悉。经研究,现就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的初步设计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路线起于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明星村,设枢纽互通式立交与包茂高速公路相接,向东经小岭镇、杏坪镇、山阳县牛耳川镇和城关镇止于福银高速公路山阳互通式立交,全长79.73公里。
二、技术标准。同意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其余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三、路线。原则同意设计单位推荐的路线平、纵面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阶段要结合相关地形、地质情况进一步优化平、纵面设计指标。进一步优化小岭隧道和西钟岭隧道进出口路段的设计,增设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重点优化挤压河道、沿河路段及隧道口高程较低路段的平纵面设计,确保行车安全。
四、路基路面。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形式、设计参数和一般路基采用的设计原则。主线及互通立交、服务区匝道路面结构采用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3)+6厘米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12厘米密级配粗粒式沥青碎石下面层(ATB-30)+ 3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硬路肩下面层应铺筑级配碎石。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
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进一步细化路基填料方案,合理确定路基填方高度,优化防护和排水工程方案,确保岸坡稳定。对比降较大的侧沟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
五、桥梁、涵洞。全线共设桥梁32183米/72座(双幅,下同),其中特大桥16756米/8座,大桥14491米/43座,中桥540米/9座,小桥396米/12座,涵洞42道。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桥梁、涵洞设计方案。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进一步优化桥涵布置方案。合理确定桥梁跨径,优先采用预制结构。优化下部结构设计参数,减少桥墩布设对河道的影响。做好全线涵洞的排水设计,加强岸坡防护的调查和设计。
六、隧道。全线共设隧道15540米/16座(双洞,下同),其中特长隧道8071米/2座,长隧道2329米/1座,中隧道2227米/4座,短隧道2913米/9座。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隧道布设方案。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深化隧道地质勘探工作,优化隧道围岩分级,对隧道经过断层的路段加强支护措施。特长隧道地面上支沟较多,应查明支沟地面水和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
七、路线交叉。全线设夜珠坪(枢纽)、小岭、杏坪、色河铺、山阳西、山阳(枢纽)互通式立交6处,预留户家塬互通式立交。全线互通式立交总体布局基本合理,立交选型和技术指标应用基本适当。原则同意山阳枢纽立交在原立交基础上适当改造的方案,预留的户家塬立交应确保预留匝道能接到主线路基上。全线设分离式立交1处,通道27道,天桥1座。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全线设匝道收费站4处(均含超限检测站),服务区1处(柞水东),停车区1处(凤镇),预留户家塬收费站,管理分中心1处(含监控通信分中心),管理所2处(柞水、山阳西),隧道监控站1处(色河铺),养护工区2处(小岭、山阳西)。下阶段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省内规定完善相关设计,进一步落实公路管养机构设置及站点布置方案。
九、总概算。核定该工程总概算为674110.14万元,其中建安费513413.37万元。
请据此抓紧完成施工图设计,加强对全线桥梁梁板、桩柱、隧道断面等结构物的标准化设计,进一步研究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标准化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具体内容。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公路 初步设计 批复
抄送: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文物局,商洛市发改委、交通局,柞水县、山阳县政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29日印发
共印2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