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报来的《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节能报告的请示》(延行审投资发〔2023〕11号)、《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节能审查的请示》(榆政发改字〔2023〕146号)收悉,根据《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陕发改环资〔2023〕1273号)有关规定,经研究审议,具体意见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二、项目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建设,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区、子长县、吴起县;榆林市横山区、靖边县、定边县。总投资168.1亿元人民币。项目新增采气及集输气总规模38.8×108m³/a,涉及两个区块:周长-席麻湾、青阳岔-化子坪。新建集气站10座、集气干线清管阀室1座、集气干线阀室1座;扩建集气站19座。新建采出水处理及回注站2座。新建杨桥畔净化厂1座(产能规模35×108m3/a)、周湾净化厂1座(产能规模25×108m3/a)。配套新建生产生活基地1座、综合保障点3座及其他相应工业配套设施。2022年9月,国家能源局备案了该项目(2209-000000-60-01-627947)。项目计划于2023年11月开工,2024年12月投产。
项目主要消费能源为电力、燃料气。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16.0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为22.84万吨标准煤。其中消费电力3.79亿千瓦时,燃料气1亿立方米。其中:延安地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8.79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为12.75万吨标准煤。消费电力2.20亿千瓦时,燃料气5290.61万立方米;榆林地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7.2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为10.09万吨标准煤。消费电力1.59亿千瓦时,燃料气4710.32万立方米。
延安市、榆林市要加强对项目单位能耗双控管理,监督指导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积极建设光伏等新能源设施,以及购买绿电等措施,原则上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能源,到“十四五”末绿电消费量不低于项目总用电量的30%。
三、建设单位在落实节能评估报告措施基础上,应重点加强以下节能工作:
(一)优化用能工艺。项目应合理选择采气集输半径,采气、集气管线管径,降低输送过程中的压力能耗。
(二)选用高效节能设备。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22〕1719号)要求,主要用能产品设备原则上不得采购使用能效低于节能水平的产品设备,优先采购使用能效达到先进水平产品设备。
(三)切实加强节能管理。项目单位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等,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根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等标准规范,严格配备三级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在项目竣工验收前接入省级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分析评价能源利用效率。
四、节能审查意见自印发之日起2年内有效,逾期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应重新进行节能审查。项目单位严格按照本批复要求和批准后的节能报告书中所列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节能措施、能源利用状况及能效水平、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等内容进行实施并开展节能管理工作。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能效水平等发生重大变动的,或年实际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节能审查批复水平10%及以上的,建设单位应向我委提交变更申请。项目建成时间超过前述预计建成时间2年以上的,应重新进行节能审查。
五、项目单位应在节能审查意见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节能报告送属地市、县(区)节能主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并按规定接受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的监督检查。节能主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要对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运营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及时报告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和有关重大事项。
六、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应对项目节能报告中的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节能技术采用情况以及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并编制节能验收报告。项目节能验收应按照《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陕发改环资〔2023 〕1273号)第十九条、二十条规定开展相关工作。未经节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使用。项目完成节能验收后,应及时将节能验收报告报我委并上传至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存档备查。
七、我委将对项目节能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适时组织跟踪检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