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索 引 号: 11610000016000152G/2024-00296
发文字号: 陕发改区域〔2024〕2163号
发布机构: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文时效: 有效
标  题: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陕南方向)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 2024-12-26 17:32:37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陕南方向)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
来源:区域处 发布时间:2024-12-26

汉中、安康、商洛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加强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陕南生态优先绿色升级,现就做好2025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陕南方向)项目储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金安排原则

一是加快推动绿色升级高质量发展。支持陕南三市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项目示范性工程,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重点安排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具有“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高质量产业项目,增强陕南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聚力支持产业链培育壮大。围绕具有支撑作用和增长潜力的主导特色产业,做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文章,以产业链重大关键项目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注重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积极承接省内核心区域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充分调动陕南三市稳投资促增长,推动项目建设积极性。

四是守牢债务安全、生态安全底线。结合政府债务风险实际甄别项目可行性,平衡投资发展、承受能力和防范风险关系,确保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和用地、用水、耗能、安全等红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重点支持方向

(一)主导产业培育

1.装备制造(含航空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含中医药)、绿色食品(含富硒食品)等主导支柱产业项目及项目前期。

2.“一县一策”“一区一策”确定的县域主导产业,包括首位产业(第一主导产业)和第二主导产业相关项目。

3.以承接产业转移等方式引入落地的重大产业项目。

(二)重点事项重大工程实施

4. 抽水蓄能电站、战略腹地建设涉及重大项目配套工程及前期。

5.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体系建设等领域重点事项涉及项目。

三、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

1. 不符合秦岭区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政策要求的项目。

2. 审批(核准或备案)、土地、规划、环保、能评等前期手续不全,尚未实际开工的项目。

3.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必要的亮化美化工程以及有房地产化倾向的项目。

4. 项目建设主体有违法违规行为,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黑名单)。

5.融资过度超越收益实际水平、融资平衡方案不合理不科学、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项目,存量隐性债务尚未化解完毕的平台公司项目。

6.已获得当年省级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

7.各类巡视、审计等发现有问题的项目。

四、储备项目报送程序

(一)采取“县级申报、市级审核、省级审定”的方式报送。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向本市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报送储备项目,市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后向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报审。县(市、区)需提供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承诺书和项目审核意见,确保项目合规、资金一经下达即可投入使用。

(二)深入落实“四个一批”总体要求,储备项目优先从省级 “四个一批”项目管理平台(含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中选取,各市发展改革委对筛选后的项目进行公示,按照财政预算要求编制绩效目标表,并通过陕西财政云项目库管理系统(czyxmk.sf.gov.cn)进行网上填报,填报内容应与纸质文件保持一致。

(三)请各市将纸质文件一式3份(以及电子版),于2025年1月10日前分别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逾期未报送视同放弃。

省发改委联系电话:029-63913045

电子邮箱:fgwqyc@shaanxi.gov.cn

省财政厅联系电话:029-68936340

电子邮箱:495507380@qq.com


附件:1. 2025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陕南方向)储备项目汇总表  2.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陕南方向)绩效目标表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财政厅  

2024年12月19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