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我省坚持将苏陕扶贫协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机遇,加强交流协作,深化产业合作,持续推动扶贫项目落地实施,共计74.13亿元的苏陕扶贫协作资金,支持项目5104个,带动脱贫116万余人,让协作成果更好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苏陕扶贫协作成效予以肯定。
——加强交流,以高层级互访引领协作合作。建立常态化对接协作机制,省市县各级主要领导累计赴江苏考察对接1267次。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省长任组长的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实现56个贫困县(区)与江苏52个经济实力强县(市、区)结对全覆盖,形成“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格局。全省先后选派1352名党政干部和11615名专业技术人员赴江苏挂职学习服务陕西,苏陕协作成为两省间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
——聚焦产业,以高质量项目夯实协作基础。聚焦精准脱贫,坚持用好用足帮扶资金,推动项目通过产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带贫益贫,五年来,70%以上的苏陕扶贫资金投到产业扶贫,带动投资约480多亿元,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句容草莓、富平圣唐乳业、安康毛绒玩具等一批新品种、新产业先后落地陕西参与扶贫,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后脱贫时代注入持续动力。推动各级出台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支持发展新社区工厂,积极引导江苏企业来陕投资兴业,累计吸引445家江苏企业来陕投资参与扶贫,落地投资达141亿元,延川县EPS项目、中冶陕压PMC项目等一批项目先后落户陕西,榆林佳县东庄村社区扶贫工厂、汉中宁强金滨电子等一批稳就业促增收的社区工厂、扶贫车间遍布全省,实现1.75万名贫困劳动力赴苏就业,2.33万名贫困劳动力省内就地就近就业。富丹产业园、西乡国动产业园等10个苏陕“区中园”,引进项目53个,总投资84.21亿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8621人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增收。
——拓宽领域,以高水平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持续深化能源、农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2017年至今,“陕电送苏”达到65.8亿千瓦时,有力保障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积极推进“陕货入苏”,建立东西部扶贫消费联盟,共建贫困地区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平台,苹果、猕猴桃、安康富硒茶、陕北小杂粮等“陕牌”特色农产品加快走向长三角。仅2020年,全省销售到江苏带贫农畜牧产品逾3.77亿元,消费扶贫金额连年提升。铜川达美汽车轮毂项目的建成投产打通了铜川航汽铝材料集群化产业链,联通了盐城、铜川两市产业布局。陕西56个贫困县与江苏对口地区建立教育协作工作机制,408所中小学幼儿园与394所江苏学校建立了教育结对帮扶关系,9所高职院校和江苏16所高职院校开展协作。陕西56个贫困县医院与江苏60家医院建立结对关系,我省联合江苏举办的“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擂台赛”助推我省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太仓周至文化交流等活动,有力推动两省文化交流合作。
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坚持“战贫战疫”两不误,在畅通物流渠道、优化发展环境、减税降费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疫情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保障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开工复工稳产,推动苏陕扶贫项目复工复产达产。通过包机包车包列等方式,优先组织赴苏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推动稳岗就业取得实效。苏陕合作项目咸阳雅尔艾集团商洛鹤秦服装有限公司快速改产医用防护服,助力疫情防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对此特别发来感谢信,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专刊印发我省《苏陕深化合作“战疫”“战贫”两不误》工作信息,对我省与江苏深化合作战疫战贫给予充分肯定。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用好苏陕协作资金,从产业、就业、劳务、消费等方面加强协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加强与江苏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措施和路径,推动合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