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省优秀改革案例】武功县大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来源:体改处 发布时间:2024-03-05

咸阳市武功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围绕解决好农产品“买难卖难”、价格“过山车”循环出现、信息不对称和群众增收难问题,抢抓“互联网+”机遇,率先把电子商务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三产融合”的重要抓手,将电子商务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科学路径与有效举措,10年间电商年度销售额增长了15倍。

一、创新发展理念,找准发展定位。武功县抢抓“互联网+”重大机遇,突破传统思维,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文化底蕴、人力资源等优势,创新确立“立足武功,联动陕西,辐射西北,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电商发展工作理念。创新建立“买西北·卖全国”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挥示范引领 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指引》。武功县紧盯大局大势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电商发展定位,电商发展先后经历‘买西北·卖全国’、‘卖什么·造什么’、‘武功产·武功造’多个阶段。武功县准确把握电商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社交电商”“网红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引导电商企业把网络销售与实体经济结合起来,推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融合发展。

二、构建“四个体系”,营造产业生态。一是建强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电商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正科级建制电商服务中心,建立了“四个一”服务保障机制。二是优化政策扶持体系。先后高标准编制了《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了《武功县关于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县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落实“五免政策”。三是构建人才培育体系。与省电商协会组建“陕西省电子商务武功培训基地”,与团中央合作设立全国青年电商培训基地,与团省委联合发起“青桃云客”电商人才培养计划,与西安外事学院、咸阳职技术学业院开展“校政企”合作,目前已签署校政合作协议20余家,建成高校运营团队6000人,覆盖带动2万名高校学生开展电商实践,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300余期,受众18.7万人次。四是健全电商平台体系。组建了武功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协会和电子商务协会,建立了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搭建了电商孵化中心、检测中心、数据保障中心、健康指导实验室“四大服务平台”,有效规范了电商行业发展。

三、搭建发展平台,强化龙头引领。一是充分利用县城工业园区闲置资源,先后投资22亿元规划建设占地650亩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占地105亩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分别投资3.5亿元、10亿元建设西北电子商务大厦、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是投资1000万元建设西北网红直播基地,汇集淘宝等平台直播基地入驻,西北首个抖音电商生鲜和食品直播基地也落户武功。三是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首要工作,引进和扶持“陕西美农”等电商企业和陕果集团等生产企业落地发展,吸引大批电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密集入驻。四是搭建电商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生产企业、电商企业、专家学者等举办电商沙龙交流信息。近年来,团中央、商务部、团省委等中省市会议和培训多次在武功举办。

四、聚焦“四个关键”,培育产业集群。武功县把电子商务产业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加快发展跨境、直播、社交电子商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创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发展新格局,加快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一是做优农产品电商。依托武功“西北电子商务第一县”企业集群优势,在西北五省优质农特产品种植区设立电商采购中心,销售40多类3500余种电商产品以及30类100余种农特产品。二是做大农村电商。围绕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建成了8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和95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点,全县183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创新建设20个快递进阵地示范点。三是做强县域电商。采取“基地(种养殖)+公司(深加工)+电商(销售)”形式,引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其中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成百亩电商生产及加工基地,年产值达到10亿元,农特产品类目排名全国第一。四是做实跨境电商。支持电商企业拓展跨境业务,鼓励“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发展国际物流,云创智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亚马逊平台,将国内轻工产品以及武功与周边地区手工艺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建成集孵化、展示、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北网红直播基地,作为淘宝、快手等平台的区域直播基地,推进“千人免费主播孵化计划”,孵化优秀主播1027名,助力猕猴桃、石榴等省内外特色农产品借网流通,进一步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二是有序发展社区电商。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市布局社区团购,服务人群超过600万。三是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建设跨境电商武功展示中心,加快实施“四个一”跨境电商发展战略,依托杨凌自贸区扩大跨境电商出口规模,推动“买西北·卖全国”发展模式向“买全国·卖全球”转变。

武功县结合地处西北与中东部地区连结点的区位特点和本县产业实际,确立了“买西北·卖全国”电商发展模式。一是活跃了县域经济。汇聚了西域美农、陕西京东、兄弟供应链、云创智境等电商企业390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183个,县镇村三级物流实现全覆盖,辐射引领西北地区乃至全国40多类3500多种特色农产品触网销售。二是带动了产业融合。全县的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570家,家庭农场达到159家,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三是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通过电子商务、网商贸易,开拓了中高端消费市场,提升了策划、包装、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产业增加值,推动了农业种植生产效益的不断提升。四是促进了群众增收获利。探索建立了“党组织+电商+金融+邮递+便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依托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整镇提升、整县提升”活动建成8个镇级服务站和183个村级服务点,先后培育个体网店3200多个,电商全产业链吸纳就业5.6万余人。2016年全国电商扶贫研讨会在武功召开,2019年武功电商扶贫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电商扶贫典型案例集》。五是推动了社会发展。采取的“买西北·卖全国”电商发展模式,实现了武功与西北地区经济互动、资源共享,撬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涌动聚合,武功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表彰。截至目前,武功电商已开展各类人才培训300余期,培训各类电商人才18.7万人,带动就业5.6万人,吸引3千余人返乡创业。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