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谋划“十四五”重大项目
来源:项目办 发布时间:2021-04-26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工作,国中书记、一德省长反复强调,要谋深谋准谋实“十四五”规划,要谋到项目上、落到项目上,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谋划好“十四五”重大项目,是切实落实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一、提高站位,把好方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聚焦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目标任务,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谋划项目,谋划高质量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提供支撑,做足“加法”

  充分把握重大项目对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的支撑作用,从一开始即提出“十四五”重大项目的范围、类别、原则、时间,以及规模标准、“四个红线”要求,建立委内各业务处室与省级部门对口联系、共同谋划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做足“加法”,为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增加“底气”。

  从2020年3月着手启动我省“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工作开始后,先后分别召开各市区发改部门和省级部门参加的“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工作座谈会,广泛吸纳各地各部门的意见建议。重大项目数量及总投资规模明显增加,项目数由最初的1362个增加至2983个,总投资额由最初的6.5万亿增加至12.84万亿,尽可能考虑各地各部门的发展诉求,在数量、规模上实现突破。同时,突出创新驱动引领,强化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项目。创新驱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投资占比分别比初稿提高了14.09和7.2个百分点。

  三、严格把关,做实“减法”

  及时、深刻领会中央和我省有关精神,严守“四个红线”,落实产业政策,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对拟入选项目做实“减法”,精准“瘦身”,使得项目高质量主题更加鲜明,创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

  “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工作历时一年一个月,十易其稿,吸收意见和建议近900条。在与各地各部门反复沟通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审慎把关。剔除的项目主要包括《恒力能源煤化一体化项目》等79个“两高”项目,《夏普12寸晶圆厂》等17个不符合“窗口”指导要求的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器项目,《沣东华侨城文旅融合示范区》等7个主题公园项目,《延安市万花综合片区》等6个涉房地产项目。

  四、量质并举,优化结构

  “十四五”重大项目整体体现了“结构优化、量质并举”的特征。一是项目规模明显增加。“十四五”共谋划重大项目1956个,总投资93684亿元,与“十三五”相比,个数增加480个,增幅32.52%,总投资增加5417亿元,增幅6.14%。二是创新驱动及制造业项目比重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工程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共680个,占比34.76%,较“十三五”提升8.41个百分点;总投资合计32538亿元,占比34.73%,较“十三五”提升15.17个百分点。三是非能工业项目比重提高。非能工业项目408个,占比20.86%,较“十三五”提升0.8个百分点;总投资17894亿元,占比19.1%,较“十三五”提升5.35个百分点。四是第三产业项目比重略有增加。第三产业项 目1224个,占比62.58%,较“十三五”提升7.77个百分点;总投资59755亿元,占比63.78%,较“十三五”略提升1.46个百分点。

  下阶段,我们将尽快按照《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区)抓好项目落地保障工作,确保规划项目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