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榆林市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建设——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2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02-02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安排和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动员会精神,榆林市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开展项目审批提速、企业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标、监管执法提效四大行动,积极推动实现“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

  一、开展项目审批提速行动。一是完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清单制度,确保市级重点项目要素需求。二是完成园区合规性整改和化工园区认定,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三是通过优化报批流程、压缩报批时限、政府向部门放权三项措施加快土地和林地报批。四是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审批全流程进行优化,破解施工许可办理处于全省靠后位次的问题。五是建立重点项目代办机制,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

  二、开展企业服务提质行动。一是完善涉企政策制定落实机制,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协同机制、及时公开和精准推送机制,上线运行政策兑现平台。二是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政银企”常态化高效对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三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优化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四是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和小微企业“三零”服务城乡全覆盖,提升企业获得电力能力。五是完善人才引进与人才留用的政策举措,加大企业人才帮扶力度。六是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本地民营企业平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三、开展政务服务提标行动。一是推进数据融合共享,实现公共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全面实时共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二是提升政务服务便民水平,全面统一市县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实现“一张清单管全市”。三是强化审管衔接高效互动,建立重大事项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规程,对下放或者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同步配套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四是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

  四、开展监管服务提效行动。一是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最大程度减少重复执法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从提高商业纠纷审判执行效率、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管和依法查处违法使用商标行为等方面出发,加强市场主体权益保护。三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全国信用示范区,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保持在全国前50位。

  五、全力保障突破年工作实效。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推行“一把手”工程,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市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双周调度、月度通报、季度点评、年度考核”工作机制,主要从监测排名、抓典型做法和投诉举报入手,高位推动营商环境工作。二是扎实推进落实,通过“榆林营商环境平台”在线监测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并纳入全市季度点评大会通报排名、点评成效。做好组织协调和检查落实工作,抽调相关单位专人集中办公。制定细化形成任务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双周调度任务落实情况。各级财政部门足额保障落实“突破年”所需的专项经费。三是强化宣传推介,健全营商环境、百姓问政、12345“三位一体”营商环境诉求处办机制,打造榆林“营商环境110”。通过专题新闻发布会、开设“营商环境突破年”专栏、编发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简报等持续提升社会知晓度。四是激励创新,鼓励县市区(产业园区)争创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强化复制推广,要求市级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年内至少要有1项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在榆落地。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