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延安市吴起县念好政务服务“五字诀” 促进营商环境再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87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06-08

  延安市吴起县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举措、推动流程再造、全域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念好“快、减、优、免、帮”五字诀,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工程项目“快”审批,确保高质量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采取“四个一”措施快速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审批及前期手续办理,即:在年初对所有重点项目深入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执行一套切实可行、实用管用的项目审批办理指南和流程,确定一名责任领导,落实一名项目专办员,成立一个审批联动工作专班,主动对接、提前介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探索推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并联审批”,实行“多规并行快审批”。安排专人实施一站式、全天候、全过程、零距离“保姆式”服务,全力保障项目前期手续快速办理。2023年,共开展重点项目服务300余人次,其他政府类投资项目500余件次,已完成77.5%的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其余22.5%在紧张办理过程中,可全部按时限要求办结。

  二、商事登记“减”材料,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设立商事登记服务专区,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涉及的工商注册登记、税务信息确认、银行开户和印章刻制等业务集中设置并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限时办结”,最大限度减少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申报材料由23件缩减为4件,精简82.6%,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较法定时限压缩90%;企业注销0.5个工作日办结,实现了联动办理、高效服务。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共梳理县级涉企许可事项71项,按照直接取消、改为备案、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四种类型进行推进,共精简审批材料54种,审批时限平均压缩34%,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

  三、行政许可“优”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服务效率。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布264项行政许可事项在不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同规则监管,优化办事流程,更新办事指南。深入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走出一条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新路径,对开超市、开酒店等事项实行“综合许可一次办”,相关企业拿到“一证”即可营业,切实提高了办事服务效率。

  四、惠民利企“免”费用,让更多民众享受公共财政阳光。坚持以“降成本、激活力”为抓手,落实证照工本、印章刻制、打印复印、自助办公和快递邮寄“五免费制度”。为新登记的企业免费制作发放营业执照和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等,企业“零成本”便可完成注册开办;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免费业务区,配备复印机,为办事企业群众免费复印各类申请材料;设立自助办公区,配备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办事群众可自行免费下载资料、填写信息、打印材料等,切实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便利与实惠;设立免费邮寄窗口,为有需求的企业群众提供免费邮寄服务,切实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和跑路次数。2023年以来,提供免费刻制印章129家企业,提供免费自助办公服务1200余人次,提供档案资料等免费邮寄服务100余件次,免除各类费用30余万元,切实让办事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阳光。

  五、政务服务“帮”为先,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帮办代办。结合导办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组建“三支红色服务队”,为办事群众提供热心、周到、全面的服务。一是组建“红色帮办代办服务队”,为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二是组建“红色上门服务队”,抽调25名业务骨干开展常态化上门服务;三是组建“红色志愿者服务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常态化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进社区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共提供帮办代办服务8000余人次,开展上门服务300余人次,开展文明志愿活动134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