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西安公安政务环境“四个突破”助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175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10-20

  今年以来,西安公安聚焦“办事更高效、市场更满意、保障更有力、创新更便民”的政务环境,突破壁垒、突破观念、突破局限、突破传统,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强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突破壁垒,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建成市级公安政务服务专厅,进驻出入境、交警、经保、禁毒、网安、治安、监管七大警种的82项业务,实现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日办件量500余件。47个远郊区县派出所实现交警业务“一窗通办”,城区34个派出所、西咸分局21个派出所户政、交管业务97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分批次、分阶段、分区域覆盖全市,推动“专科警察”向“全科警察”转变。持续优化二手车出口交管业务流程,配合市商务局推出“二手车出口+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保税+启运港退税”业务模式,1-9月全市出口二手车2739台,出口金额7905.91万美元,超过去年全年6倍。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企业开办、公民婚育、军人退役、公民身后等5个“一件事一次办”线上业务办理全流程测试,建立线下办件资料流转模式,在陕西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专区上线运行。

  突破观念,打造市场更满意的政务环境。在全市出入境、交警窗口设置“涉企专窗”,今年以来,出入境累计接待隆基、华为、陕汽等重点企业3000余次;交警累计接待汽车金融公司、汽车服务公司等各类企业1800余家,办理涉企交通违法处理、车辆解抵押、车辆免检等业务5万余件。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市级事项全程网办率由13.6%提升至44.12%,“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由67.89%提升至93.14%,“马上办”事项占比由16.97%提升至50%。对8项涉企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三级(含)以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推行容缺受理,申请材料由9份减为3份,最大限度便利企业群众。户口迁移类业务、开具户籍类证明、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等全面实现“跨省通办”;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突破局限,打造保障更有力的政务环境。实现同一事项的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全市统一,并建立健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和办事指南动态调整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拓展信用风险等级与随机抽查应用场景,开展演出市场联合检查、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二手车流通备案企业联合检查、医疗服务领域常态化综合监管。实现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公安窗口及自建系统“好差评”全覆盖,在分县局开展“好差评”二维码部署试点,好评率达到99.76%。建设秦创原知识产权保护暖心警务会客厅,提供帮办代办、法律咨询、指导研判等服务;开展“秦创原-西部云谷2023年度创业‘加油站’”系列培训15期,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预防侵害能力。

  突破传统,打造创新更便民的政务环境。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搭建线上线下警企警民沟通桥梁。从法律、教育、金融、交通、媒体、重点企业等行业领域中聘任170名“民间智库”和30名“公安政务服务体验官”,共开展“进警营、建实言、商办理”活动811次,“联社会各界、访千家万户、解急难愁盼”活动30521次,建立“三长”社情民意“三本账”6772件。今年4月上线西安警民网上“心连心”平台,群众通过留言进行咨询建言、报警求助、利益诉求、意见建议、投诉举报、表扬好评,22个警种部门、20个分县局的200余名办事专员对留言三日回应、十日办结;上线以来接收群众留言6217条,办结5927条,好评率达99.75%。组织全局27个相关部门的三级主管领导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活动,接待企业群众960人次,体验民生警务高频事项197项,发现并解决问题95个。在公安专厅为企业群众提供兜底服务,设立“办不成事”窗口,通过“现场登记-受理分办-限时答复-结果核查-纳入考核”的闭环流转程序,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政策界限类、部门联动类、系统应用类、服务意识类等数十件疑难杂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