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南市以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创新打造“教育引领、平台搭建、服务赋能、监督规范”的亲清政商关系构建路径,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一、教育引领筑根基,凝聚思想共识
扎实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思想之基。渭南市致力于在全市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自2015年起,每年开展至少1次教育培训活动,今年5月,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共同举办“推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37名渭南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商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借助中央财经大学名师资源,课程设置紧密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数字经济与信联网商务信用、企业管理创新、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财税政策解读、AI大模型应用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引导我市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持续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不断壮大民营经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平台搭建架桥梁,促进良性互动
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搭建多层次对话平台,推动政策精准传导与企业诉求高效反馈,实现政企信息互通、协同发力。完善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制度。每月由两名兼职副主席、副会长共同开展一次轮值活动,促进民营企业家资源整合与经验共享,提升组织凝聚力与服务效能。活动内容有《AI+DeepSeek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专题讲座、《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讲解读等,为主办活动的副主席、副会长提供了展示企业特色的平台,为参与活动的民营企业家连接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广泛动员民营企业、高校和各县(市、区)参与“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规划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吸纳就业,积极引导动员企业商会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招聘,扩大就业容量。截至目前,全市依托会员企业通过线上发布招聘信息、线下开展招聘活动累计26场次,为3000余家民营企业招聘长期和短期务工人员1497人次。
三、服务赋能优环境,提振发展信心
深化银企对接,畅通金融服务“血脉”。与中国工商银行渭南分行深入沟通、精准梳理,筛选出一批契合涉农企业经营特点与发展需求的优质融资产品,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旨在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涉农企业发展,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邮储银行渭南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专人为渭南市民营企业融资对接工作联络员,截至目前,已帮助陕西多旗食品有限公司和陕西龙首山矿泉水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做了融资对接工作。开展政策宣讲、上门解读活动,梳理汇编惠企政策清单,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精准落地。指导县级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7个县已完成民营企业联系协调制度建设,其余县(市、区)正加快推进。
四、监督规范守底线,共护清朗生态
深入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先后前往陕西容厦、合阳风动工具、君道瞪羚等公司实地调研,推进2025年度市级清廉民企示范点创建工作;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清廉企业建设”为主题,制定2025年度清廉渭南建设重点任务;组织民营企业家代表到司马迁祠廉政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促进培育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树牢合规守法底线、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守好安全发展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