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绥德县以“推行‘简案快办’新机制,全力提升执法效能加速度”为切口,依托“市场监管现场执法”(名州易执法)系统,开启了监管执法规范化改革新篇章,有效解决市场监管领域面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
一、四维协同筑体系,智慧执法显担当
(一)系统筑基:数据赋能“无盲区”,执法依据“精准化”。一是法律数据库“补空白”。聚焦法律法规与市场主体信息“双完善”,在“名州易执法”系统新增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条款26条,涵盖新兴业态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键领域,填补监管法律空白;同步更新市场主体信息数据库,新增主体298家,实时动态掌握市场变化,杜绝监管盲区,为执法人员提供精准法律依据与监管靶向。二是防伪取证“固权威”。深化“三定防伪拍照”(定时、定人、定事)功能优化,确保执法照片不可篡改。2025年上半年,该功能累计生成有效执法照片1400余张,为案件调查提供坚实证据支撑,显著提升执法公信力与权威性,避免因证据瑕疵导致的执法争议。
(二)模块拓面:功能覆盖“全领域”,监管防护“立体化”。一是特种设备监管“破题”。在原有食品、药品、简易案件模块基础上,新增特种设备监管模块,通过终端设备录入全县特种设备编码,构建“特种设备信息库”与“一梯一码”管理体系,实现特种设备从安装、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监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半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二是未来模块“谋布局”。提前启动计量领域、化妆品模块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需求调研与技术方案设计,下半年陆续上线。届时,系统将实现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计量、化妆品”全领域数字化覆盖,构建“无死角”智慧监管网络。
(三)推广提效:试点先行“树标杆”,执法效率“跃升化”。一是试点突破“显优势”。2025年上半年新增2个乡镇监管所作为“名州易执法”系统试点,系统优势快速凸显,法律条款检索从“数分钟”压缩至“数秒”,试点乡镇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70%,执法人员工作强度显著降低,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市场巡查与案件深度调查。二是稳步推广“强保障”。基于试点成效,制定下半年推广计划,拟新增2个乡镇监管所应用系统,目前已完成系统调试、执法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建立“技术支持+沟通协调”双机制,安排专人对接新推广区域,实时解决系统操作难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效能最大化。
(四)协同赋能:指挥联动“聚合力”,监管模式“创新化”。一是指挥中心“筑枢纽”。我们计划依托已建成的“易执法”调度指挥中心,将4G/5G单兵执法记录仪与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平台进行对接,从而实现“无延时、双向音视频互动”。执法人员可实时回传现场画面与音频,指挥中心精准掌握一线人员位置与事件动态,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能力。二是监管模式“求创新”。探索“互联网+明厨亮灶”与“名州易执法”平台对接,目前已与相关企业、技术团队达成协作意向,推进系统融合。对接后,执法人员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餐饮企业后厨操作,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实现“线上巡 +线下处置”的精准监管,倒逼商家强化自律,上半年餐饮行业投诉量同比下降28%。
二、三维提升惠民生,营商环境获认可
(一)执法效率“加速度”,资源释放“高效化”。2025年上半年,通过“简案快办”新模式,累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460余家次,下达责令整改书35份,办理简易案件7件,案件办结时间最快缩短至1个工作日,较传统流程提速超90%。繁简分流机制让执法人员集中精力处理重大、复杂案件,有效释放执法资源,缓解基层执法压力,实现“小案快办、大案精办”。
(二)执法规范“提精度”,透明公正“常态化”。“名州易执法”系统通过“一秒生成文书”“一键线上审批”,减少人为干预,确保执法流程标准化、透明化。上半年办理的简易案件中,无一起因执法程序不规范引发的行政复议或投诉,执法公正性与权威性显著提升。同时,执法过程全程电子化留痕、可回溯管理,市场主体对执法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三)监管覆盖“拓广度”,安全底线“牢固化”。从食品药品安全到特种设备监管,从传统业态到新兴领域,“名州易执法”系统监管范围持续扩大。上半年,特种设备按期检验率、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均同比提升5%,未发生重大市场安全事件,“互联网+明厨亮灶”对接试点区域,餐饮企业后厨合规率提升至92%,切实守护群众消费安全与市场秩序。
三、智慧融合筑生态,创新发展谱新篇
在“简案快办”与“智慧赋能”的基础上,绥德县将积极探索市场监管领域智慧执法与智慧服务的深度融合,旨在构建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智慧监管生态。
(一)“跨平台”打破“信息墙”,数据协同是路径。绥德县以“名州易执法”系统与5G执法装备为核心纽带,推动其与政府其他部门信息化平台深度对接,着力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实现监管数据实时共享、业务流程无缝协同。这一探索旨在通过数据互联互通,让监管信息从“分散存储”转向“聚合共用”,避免重复采集、多头报送,大幅提升跨部门监管响应速度与协同效率,为构建“全域覆盖、全网协同”的智慧监管体系奠定数据基础,助力市场监管从“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 转变。
(二)“智技术”织密“预警网”,风险防控是目标。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名州易执法”系统进行功能升级,聚焦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行业发展动态等数据,构建智能分析与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实时监测、精准研判,实现市场风险 “提前识别、提前介入、提前处置”,变“事后查处”为“事前防范”,有效降低市场违法违规发生率,减少风险对市场秩序和群众权益的影响,推动市场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 转型。
(三)“聚外力”壮大“监管队”,社会共治是方向。绥德县积极拓展监管维度,加强与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合作,搭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监管协作平台。通过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将专业监管与群众监督、行业约束相结合,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这一举措不仅能拓宽监管视野、弥补政府监管资源短板,更能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市场环境建设,推动市场监管从“政府主导” 向“社会共治”延伸,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公平公正市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