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延川县“四维协同”助推行政审批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蝶变——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506期
来源:民营局
时间:2025-11-07

延安市延川县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创新构建了以“审批革新、主动服务、数字赋能、监管联动”为核心的“四维协同”工作体系,系统性重塑审批流程,颠覆传统服务模式,推动行政审批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从“碎片化”向“一体化”的根本性转变,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审批革新维:推行“极简审批”模式,重塑政务服务新链条。坚持以“首席服务员制”为突破,推动13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构建“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并审批”的全链条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创新推出“无感续证”服务,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许可证到期企业,通过短信、电话、微信主动提醒,经营者线上签署承诺书即可完成延续,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惠及商户260余家。电子受理站实现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全程网办+电子证照”闭环,线下窗口排队时长大幅缩减68%。企业开办“210”极简模式(2环节、1天办结、0费用)线上普及率100%,线下整合形成“15分钟服务圈”,新办企业最快4小时完成全流程审批。改革成效卓著,工程审批时限压缩40%,材料精简68%,群众满意度高达99.6%,投诉率骤降83%,政务服务实现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智办”的质效飞跃。

主动服务维:实施“全周期陪跑”,树立项目审批新标杆。为41个重点项目配备“服务专员+首席管家”双轨服务团队,创新推行“三图三单”管理机制:以年度目标量化“进度导航图”、建设节点细化“施工路线图”、时序要求固化“时间任务图”,同步建立投资强度、形象进度、责任主体三张清单,构建“目标-节点-责任”三维推进体系。推行“极简办”服务指南,将阶段内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开工前8个主要事项并联办理,通过“一图读懂、一表填报”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服务专员全程跟进项目全生命周期,联合住建、自然资源等8部门开展“一次性联合踏勘”,将传统串联审批改为“统一受理、联合勘评、并联审批”模式,评审周期缩短60%。创新建立“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对手续办理进度实施动态监测,红色预警事项由县级领导挂牌督办,确保41个重点项目全部按计划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上门服务59次,解决企业难题51件,完成审批28件,项目落地速度提升50%,“延必行”服务品牌成为效率与信用的象征。

数字赋能维:建设“智慧政务”平台,驱动服务效能新跃升。创新“无感续证”是数据赋能的典型应用,打通并利用业务系统中的沉淀数据,通过设置算法模型,自动识别服务需求,变“被动等申请”为“主动送服务”。大力推广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明确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企业在办理其他业务时,可通过授权直接调用其已有的电子证照,无需重复提交。持续完善“延川政务服务网”和移动端APP的功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在线咨询、智能导办、情形引导、材料自查等服务。提升线上预约和排队叫号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窗口平均排队时长大幅缩减68%,极大改善了企业和群众的现场办事体验。

监管联动维:健全“审管衔接”机制,筑牢规范运行新防线。为确保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在作出审批决定后,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承诺内容等通过“审管联动”平台,全量、即时推送给市场监管、住建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为事后监管提供依据。同时,也接收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信息,作为后续审批的重要参考,形成管理闭环。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广泛收集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由办公室牵头,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对问题的受理、转办、整改、反馈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问题整改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