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会议相关要求,着眼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统筹全局、分类分级、协同推进,扎实做好中转接驳站的建立与运行管理,确保各类应急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在全省范围内有序中转。
一是坚持整体联动。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领导小组、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办公室指导下,坚持“一盘棋”推进落实,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交通厅、卫健委、公安厅等单位密切协调,综合物资需求分析、物流路径设计、站点选址布局、功能衔接配套等方面要求,会商研究,对口指导,确保了各项工作按职责分系统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立足全局规划。突出省市两级“一张网”布局,结合铁路、公路等交通现状和相关大中型企业分布,与交通部门接驳点、卫生部门防控点等相互衔接配套,切实打通特殊时期全省物资流通的“主动脉”和“微循环”。各市物资中转站坚持属地负责,企业配合,合理划分区域设置,实现工作和人员“两个闭环”管理,做到物资接收和转运车辆不接触、路线不重复,切实形成物资中转运输“免疫区”。
三是严格站点管理。以地市为单位“一站通”设置,全面满足外来所有物资临时中转需求。全省共设置32个中转接驳站,各站点从严规范工作流程,不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一有情况,“一键”启动,有效建立起“高效、安全、闭环”的物流保通保畅机制。同时,做好接驳站相关信息的多渠道全覆盖宣传工作,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设置交通引导标识和在地图导航系统标注信息等方式,加强中转接驳站信息公示、发布、对接等制度,确保维护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