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加快推动我省军民融合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适逢“八一”建军节,我委组织召开了2024年军民融合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银企”对接会。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武民出席会议并致辞,委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崔党恩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杨武民详细介绍了我委近期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节能降碳、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等方面的产业和资金政策,并就加快推动我省军民融合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榆林市、铜川市发展改革委,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围绕产业布局、企业招引和政策供给进行了交流发言;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等4家银行代表推介了各自的特色金融产品;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围绕发展思路、“民参军”经验、项目谋划布局、投融资需求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杨武民在致辞时指出,陕西是军工大省,在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和电子科技等领域优势明显,布局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军工央企和科研院所,但陕西的军工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制造优势,“民参军”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陕西的工业布局以传统产业为主,大量的存量企业处在产业链前端,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亟需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能级。
杨武民强调,要进一步发挥我省军工强省和工业大省优势。一是要加快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我委将以全省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清单及淘汰退出产能清单为作战图,精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快推进关中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关中各地市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切实加大项目监管和服务力度,为优化产业结构作出应有贡献。三是要加快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各市(区)要依托已发布的一批产业创新集群积极编制承接方案。我委还要继续谋划发布一批新的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促进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四是要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发展改革系统将持续为项目单位和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指导,同时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助力地方政府招引培育和建设重大项目。金融机构要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问题。与会企业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以创新驱动发展,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共同营造“政银企”三方齐心协力,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为更好达到本次对接会的预期效果,我委专程编印了两清单、两手册在会议现场发放。其中,政策清单汇编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级部门出台的15项重点产业政策;金融产品清单汇编了省内23家银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民参军”的119项金融产品;项目册编印了有相关融资需求的企业项目以及我委谋划的397个材料、医药、汽车零部件、航空等领域的推荐招商引资项目;会议手册编印了政银企三方参会人员联系方式,以便会后各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等6个省级部门,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部分开发区,29家企业代表,31家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委内相关处室,共约15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