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沿海煤炭运输形势分析

九月份沿海煤炭运输形势分析

时间: 2012-10-17 19:0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九月份,沿海煤炭运输一片繁忙景象,车船到港双多,铁路全力加快运输,港口努力装卸,航运企业保持紧张运输,沿海煤炭出现供运需三高态势。九月份,预计北方沿海港口发运煤炭将超过5000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发运煤炭1960万吨,唐山港发运煤炭再超1000万吨,黄骅港达到800万吨,天津港完成600万吨,大秦线、朔黄线以及北方各港口煤炭运输均创好成绩。九月份,沿海煤炭运输的主要特点如下:

  1.电厂增补库存,运输繁忙。

  8月份,台风季节的降临,造成秦皇岛、唐山、上海、广州等南北各大煤炭装卸港口封航多天、海上运输航线甚至一度中断,沿海各大电厂存煤补充不及时,电煤库存下降明显。进入9月份,“迎峰度夏”基本宣告结束,濒临年底,每年一次的“迎峰度冬”用煤高峰即将到来,大秦线第二轮检修即将展开,华东华南各大电厂纷纷增补库存,提前存煤,增加派船数量,大量船舶到达北方港口,在锚地下锚等待泊位。因此,每日到达北方港口的煤船大量增多,秦皇岛港日均到港煤船保持在120-130艘左右,其中已办手续船舶保持在35艘左右;国投京唐下锚船保持在20艘左右,预报煤船数量保持在10艘左右。数据显示,9月初,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只有1276万吨,较7月底减少了209万吨。尤其大唐、华能沿海电厂存煤下降明显,其中,大唐沿海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只有11天左右,补库存和采购煤炭的积极性恢复,派船积极性增加。到9月底,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达到1365万吨,有所回升。

  煤炭价格经过了5-6月份的大幅下调后,国内煤炭价格下降明显,实现了理性回归,发热量4500、5000、5500大卡市场煤炭价格均比4月底下降了150-160元/吨左右。7月下旬到8月份之间,虽出现10元/吨左右的小幅回调,但较澳洲、南非煤炭相比,国内煤炭价格仍处于低位。因此,国内煤炭物美价廉等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很多经销企业对进口煤停止或减少采购,转而增加国内煤尤其北方港口煤炭的采购数量,9月份,日均到港拉煤的船舶再度增多。每年一次的“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通常是电厂用电负荷提高,日耗煤数量增加,对煤炭的需求呈上升态势,刺激耗煤大户提前增加采购数量,扩大库存。9月份,沿海电厂在场存下降、日耗平稳的情况下,纷纷增加了煤炭采购数量。“迎峰度夏”过后,又将迎来“迎峰度冬”,同样需要储存大量煤炭,准备过冬。因此,电厂拉运煤炭的积极性不减。

  2.港口用户群增加,煤炭供需双高。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欧债危机影响下,国内经济转型而来的内需不振,对煤炭需求的不旺,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秦皇岛等北方港口用户群仍在增加,即原有的客户耗煤量少了,但拉煤的客户却是增多了。7月份以后,沿海六大电厂相应恢复了从北方港口的拉煤的数量,而北方港口也加强了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内陆地区电力企业的合作,并与湖北省经信委以及用煤企业签订《煤炭运输互保协议》,大量增加了“海进江”煤炭的数量,补充了煤炭下水的减少,也促使了北方运煤港口出现一片繁忙景象。近两年来,到港煤船和客户中中,新增了:巢湖、江都、武汉、池州、射阳、扬子江、南昌、马鞍山、如皋、陈家港、惠州、沙洲、徐州、安庆、海昌、江都等新流向;尽管“海进江”船舶吨位偏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份额,为北方港口增加了煤炭吞吐量。目前,在秦皇岛锚地下锚等泊的煤船中,大部分为国电、浙能等传统客户,也有少部分是流向内陆地区的“海进江”船舶。由于国内煤价低位,利润空间小,很多煤炭经销企业和发煤矿站暂时退出供货和发运煤炭的行列,但大型煤企:中煤、神华、同煤,纷纷整合资源,开足马力,增加外调量和销售量,借机占有市场和车皮,实现以“增加数量弥补利润减少“的策略,增加煤炭外调量和下水量。

  秦皇岛、唐山等北方港口积极收集相关生产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预测生产形势,加强生产组织,确保装卸生产平稳有序进行。为多完成吞吐量,秦皇岛港积极与中煤、神华等主要货主单位加强联系,准确掌握船舶运力和货物进出港情况,根据生产实际安排装、卸垛位和船舶走靠。同时,他们通过坚持实施重载交接、流程逆启动等措施避免设备作业冲突,节约生产辅助和等待作业时间,提高装卸效率,秦港9月份日均发运煤炭65.3万吨。唐山曹妃甸、京唐等港口努力挖潜增效,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设备管理,合理安排机械设备计划性维修,及时发现解决故障隐患,避免出现非计划性设备停机,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为加快煤炭运输提供设备保障,9月份,国投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日均发运煤炭分别为16、13万吨。黄骅港积极发挥矿、路、港一条龙经营优势,坚持“以船订货、以调出定调进”的接车原则,根据煤种和场存能力合理提报菜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天津港中转下水的煤炭以神华和内蒙煤、中煤等资源为主,该港口坚持”外抓市场开拓,内抓组织管理”的原则,对外加强与铁路、矿方和用户的联系,稳定华能、神华等大宗资源,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锦州港是新兴港口,是蒙东煤下水的主要通道,该港密切关注下游市场信息,掌握需求变化,生产业务部门对内强化生产组织,完善装卸工艺,不断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升装卸生产效率;对外,根据煤炭市场供求信息的反馈情况,争取周转快速的煤种调进,保证日均调进量,增加调出量。

  3.沿海煤炭市场企稳,价格出现上调。

  数据显示,今年1-8月,山西省煤炭产量6.04亿吨,同比增加4308万吨,增长7.7%。完成出省销量3.8亿吨;1-8月,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量6.8亿吨,同比增长11.5%,销量6.9亿吨,各产煤大省(自治区)煤炭生产和销售量仍呈现增势。8月份属台风季节,受苏拉、达维、海葵、启德等连续四个台风影响,北方发运港和南方接卸港连续多天封航,南北航线一度中断,电厂存煤有所下降。进入9月份,电厂相应增派船舶,增加拉煤数量,一要补充电厂库存,增加场存数量;二要应对大秦线检修影响,增加存煤;三要应对“迎峰度冬”,提前存煤。因此,煤炭市场形势看好,促使煤价在8月份企稳、8月底小幅反弹。

  9月份,船舶到港增多,沿海煤炭市场进一步看好,下游用户购买和采购煤炭的积极性提高,环渤海市场煤价尤其低热值的煤炭出现5-10元左右的小幅回升。由于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山西部分地方部分煤矿停产停工,对煤炭生产和资源供给带来一定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煤炭价格。此外,还有两点因素支撑煤价,一是,8月份以来煤炭进口量已经开始减少,环渤海市场煤价格已经止跌企稳并有所回升,经销企业和贸易商的市场信心已经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煤价格适中,便于用户采购,夏季用电高峰过后,在大秦铁路检修、主产省区部分小煤矿停产、限产的情况下,电厂补库意识强烈,刺激了煤价企稳回升。截止目前,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价格升至640元/吨,比7月份最低位时上涨了30元,发热量5000大卡的市场煤价格升至550元/吨,比7月份最低位时上涨了25元。

  海运费方面,由于欧债危机因素影响对外贸易,国际运输市场也很糟糕,很多船公司的5-6万吨级远洋船舶被迫回到国内市场拉运煤炭,抢夺市场份额,造成国内船舶运力出现供大于求的态势,海运费价格没出现大幅回升,只出现小幅波动。9月29日,秦皇岛至上海航线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为40元/吨,比9月初降低了1元/吨,秦皇岛至张家港航线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为41元/吨,比9月初降低了2元/吨;秦皇岛至广州港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为36元/吨,比9月初降低了7元/吨。由数据分析,南北航线的海运费基本处于稳定的态势,下调的空间不大,变化不明显。

  4.后续煤市趋好,供需两旺将持续。

  大秦线检修时间确定,将于节后的10月8日展开,每天3-4小时“开天窗”检修,为期15天,于10月22日结束。检修一旦开始,大秦线每日发运数量和到港煤车数量将大幅减少,因此,沿海火电厂需要提前增加采购数量,增加了去往北方港口的煤炭拉运数量,以做到“家有存煤心不慌”,10月份,预计沿海煤市将继续向好的方向转化。此外,曹妃甸港煤一期续建工程完工后,8月17日,开始进入重载试车阶段,正式接卸铁路煤车,9月21日,曹妃甸港煤一期续建工程成功装运了第一条煤船:“粤电-58”轮。针对煤一期续建工程需要的车底,铁路部门开始增加曹妃甸港煤车数量,曹妃甸港(煤一期起步和续建两项工程)方向煤车由以前的每日4个万吨大列增加到15个。因此,大秦线流向曹妃甸港方向的煤车大幅增加。由于大秦线运能和运量有限,相对于其他港口来说,增加曹妃甸港方向的车流,就会减少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方向的车流,尤其秦皇岛港方向煤车由以前正常情况下的日均8500车降低到8000车,国投曹妃甸港日均到港煤车减少到1500-1600车,两大港口煤炭调进数量少于调出数量,造成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场存快速下降,助推煤价进一步上调。

  我国大量新投资项目开始实施,将增加煤炭需求。9月初,国家发改委批复了万亿元建设项目:包括公路建设项目、市政类项目、港口和航道项目。投资政策的启动,将带动铁路基建、工程机械、水泥等基建主线品种的爆发,相应增加用电需求和用煤数量。下半年,国内煤炭价格优势尽显,销路增加,煤炭供需两旺,北方港口和南北运输航线再现繁忙景象。很多进口煤都是前期签订的长期合同,这几个月,陆续还有少量煤炭到货,但是,南方很多电厂和部分贸易商已经停止了煤炭进口。未来几个月,接卸的进口煤数量会大大减少,到港的国内煤会大幅增加。进口煤数量大幅下降,预示着,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压力将减轻,国内煤炭市场销路将继续看好,沿海煤炭运输再现繁忙景象,市场供需两旺将持续。但由于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进口煤价格仍保持较低水平,遏制了国内煤价的大幅上调。因此,尽管国内煤炭运输转好,市场供需两旺,但国内煤炭价格不会大幅上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呈逐步放缓趋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转向了中速增长阶段,对煤炭需求的增量会趋缓。下半年以后,尤其9月份开始,重工业用电将比上半年有所增加,耗煤量大幅提高,电厂采购积极性增加。9月份到12月份,预计环渤海市场煤交易价格会小幅上调20元/吨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