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优化营商环境新征程-系列报道第62期(总第129期)
来源:营商办
时间:2021-11-22

  今年以来,咸阳市长武县紧盯企业群众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优化办事大厅,让服务再“升温”。一是增设自主叫号机、政务服务一体机、婚姻登记自助机、工商登记一体机等电子自助设备;配备应急药品柜、手机充电桩、自助打印机等便民设施,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二是分区域整合设置“一窗式”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优化政务大厅资源配置和布局,把相关事项融通办理,解决办事窗口功能弱、服务效率低的问题。三是设立“志愿者服务岗”,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扶老助残等爱心志愿活动,全天候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代办、帮办等暖心服务。四是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抽调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轮流窗口坐班,随时受理群众诉求,零距离、面对面的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创新改革措施,让审批再“提速”。一是“集成审批”跑出行政审批加速度。将前期56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经营行业“一业一证”、“远程视频踏勘”、“告知承诺”、“容缺审批”等高度集成、一次办结,打造“1小时办结率”,实现了企业开办“准入即准营”、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二是“跨省通办”搭建异地“连心桥”。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革新,按照“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业务模式,对陕西长武、甘肃灵台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破除区域限制,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以函代证”按下项目审批快捷键。组建设立工程项目审批专区,推出工程项目审批“一张表单”+“五项服务”、“容缺审批”、“告知承诺”、“以函代证”等多项创新服务,对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促进项目快立快审快开工。

  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更“满意”。一是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颗诚心办事”等“三个一”暖心服务,规范服务行为,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办事企业群众满意度。二是针对“企业开办难”“项目审批难”的问题,设置准入准营集中审批专区和工程项目集中审批专区“两个专区”,通过整合重塑、流程再造,实行“四减四办”,融合“一张表单”“减材料”,政府买单“减费用”,分级审批“减环节”压缩时限“减时间”,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打通线上评价渠道,拓宽线下评价方式,实时归集评价数据,发挥好评的正向激励作用,及时调查整改落实“差评”,构建“多维评价”架构。

  截至今年10月底,咸阳市长武县“办不成事”窗口累计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436个;“集成审批”模式惠及当地服务对象109例;“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等12个事项开通了“跨省通办”;月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800余人次;一般社会投资类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60个工作日;收到企业群众满意点赞 255991次,不满意、差评数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