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阴县紧盯企业群众痛点,积极探索施行行政审批“红黄绿”三色工作机制。将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分为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退回件五大类,每类事项根据重大重要、紧急紧迫、办理复杂程度精细设定办理时限,以政务服务事项电子监察系统为抓手,实行“办件时限实时在线三色亮灯预警”督办,办事窗口“分类施策”,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流程最简、环节最少、办事最快、服务最优”的县域营商环境。
“绿灯”加快办,服务提速度。受理事项录入系统后启动绿灯,紧盯“速”“效”加快办理。一是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渠道不断拓宽,大力施行“一件事一次办”,办理材料、环节、时限不断压减。二是通过智慧大厅建设,打造以网上办事为主、实体大厅办事为辅、24小时自助服务为补充的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体系。三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采集,设置了公安交警、企业开办、不定产登记等8个综合窗口,81%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通过并联审批、内部流转、联合踏勘等手段,解决了“一件事”诸多环节互为前置的问题,行政审批效能大幅提升。
“黄灯”协调办,服务有态度。受理事项临近承诺时限启动黄灯协调办理机制,并进行预警督办。一是聚焦事项办理的关键环节,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办法,限时到企业面对面协调解决问题。二是聚焦行政效能监督,构筑政务服务事项电子监察平台,融合“12345”便民服务热线、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好差评”协同服务平台,政风行风监督员在线监督,打造实时监督、点面结合的权力运行动态监控体系。三是聚焦行政审批制度建设,打造“领导带班巡查、大厅日常检查、视频实时监察、政风行风监督、月度情况通报、热线监督回访”多位一体的行政审批常态化监督模式,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环境。
“红灯”提速办,服务添温度。受理事项即将超期启动红灯警示,政务服务事项电子监察系统自动发送督办短信至经办人员手机。一是启动提速办机制,根据具体问题,通过绿色通道、延时服务、容缺受理、帮办代办、证照邮递送达等定制服务,推动事项加速办理。二是执行超时默认制,相关业务股室及具体经办人承担默认责任,对窗口或工作人员出现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按照相关纪律要求追责问责。三是严格考核管理,实行超时“黑名单”制度,对超时办件实行取消当月评优评先资格、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定为不合格档次等措施。今年1至10月,全县30万办件量实现了“办件零超时、群众零投诉、服务零差评”。
安康市汉阴县通过实行行政审批“红黄绿”模式,县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1-10月,30万余件次“绿灯”事项实现加快办理,通过走访企业、上门服务和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形式协调办理“黄灯”事项250余件次,通过容缺受理、开辟“绿色通道”、全程帮代办等形式办理“红灯”事项160余件次。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环节总体减少52%,办理时限减少71%,申请材料减少65%,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显著提升。
政府部门网站
省级部门网站
各省(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