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你委《关于审查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请示》(延发改字〔2020〕246号)及相关资料收悉。经研究,现将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路线起于延安市姚店东,与长延高速(G2211)相接,止于甘泉县石门镇张岔村,与包茂高速(G65)相接,路线全长56.62公里。全线共设延安东、高新区、延安川口、方塔、南泥湾机场、二十里铺(南)、张岔(枢纽)等互通式立交7处。
二、技术标准。同意该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其余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三、路线。路线起于延安市姚店东,与长延高速相接,经安沟门、偏桥,至枣园进入马四川沟,向南经党庄、蟠龙、新茂台、太春沟至尚家沟口,设隧道至沟门西侧进入马科义沟,经麻庄、龙寺、何庄至沟头,设隧道越岭后设置张岔枢纽立交与包茂高速相接。
原则同意设计单位推荐的路线方案。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进一步优化路线平纵面设计,减少高填深挖,降低工程规模,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起终点方案要做好与路网合理衔接,并做好交通组织保障,完善全线交通安全防护设施。
四、路基路面。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型式、设计参数和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同意主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面层厚度20厘米,即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改性沥青)上面层+6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改性沥青)中面层+10厘米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下面层。
下阶段应根据交通量组成等因素,进一步验算路面基层、底基层厚度,合理优化结构组成。要强化沿线地质勘察工作,对滑坡、崩塌、落水洞、湿陷性黄土和软弱土等不良路段要加强综合防治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加强路基、桥台岸坡等边坡设计,优化边坡坡率和防护设计。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完善取弃土场综合防护和排水工程方案,做好植被恢复及复耕等设计,避免诱发次生灾害及水土流失。
五、桥梁。全线共设桥梁15843.10米/50座(全幅,下同),其中特大桥3368.65米/2座、大桥11970.45米/41座、中桥504.00米/7座。涵洞58道。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桥梁设计方案。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结合地质勘察工作和水文调查情况,进一步优化桥涵布置方案,合理确定墩台尺寸、基础埋深和桩基长度,
做好墩台处的防护和排水设计。应充分考虑本项目桥梁多位于黄土沟壑区等地质特点,进一步加强岸坡稳定性分析,合理采用防护、支档措施,确保坡体稳定和桥梁运营安全。
六、隧道。全线设隧道9346.48米/13座(双洞,下同),其中长隧道4052米/3座、中隧道3390米/5座、短隧道1904.48米/5座。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隧道布设方案。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加强隧址区地质勘探工作,优化隧道平纵面线形指标,细化隧道围岩等级和衬砌参数。加强隧道洞门、衬砌、防排水设计,进一步细化设计浅埋、黄土湿陷性路段等特殊区段专项设计和防治措施。
七、交叉工程。全线设延安东、高新区、延安川口、方塔、南泥湾机场、二十里铺(南)、张岔(枢纽)等互通式立交7处,分离式立交12处,通道79处。
原则同意推荐的立交形式及通道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加强交通安全分析,结合地形条件和交通量情况,进一步优化立交线位和技术指标,做好工程界面划分。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全线设监控通信分中心1处(川口),匝道收费站6处(延安东、高新区、延安川口、方塔、南泥湾机场、二十里铺),隧道管理站1处,养护工区1处,服务区1处。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省内有关规定,落实最新国家收费公路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合理控制建设规模。
九、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原则同意全线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方案。项目施工期间应进一步落实环评批复和环境影响报告中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及省政府《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修订版)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十、总概算。根据审查后的技术方案,核定工程概算总投资86.88亿元,其中建安费65.52亿元。下一步要结合设计方案的深化同步细化投资。
十一、项目实施。本项目由延安市政府作为实施机构采用PPP模式实施,建设工期3年。
请据此抓紧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加强和自然资源、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安监等部门对接,按照要求积极完善相关手续办理,条件具备后方开工建设。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月27日